ICS 65.020.40 CCS B 64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2775—2022 立地类型调查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ite type survey 2022-08-30 发布 2022-09-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77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 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丽艳、赵学军、罗洪斌、张婷、冯倩男、刘思琦、王利明、包雪源、韩静、 宝力道、姜海光、建原、高妍岭、唐蒙昌、武慧芳、陈喜梅。 I DB15/T 2775—2022 立地类型调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立地类型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调查成果。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立地类型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296 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0363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GB/T 32726 土壤质量 野外土壤描述 GB/T 36393 土壤质量 自然、近自然及耕作土壤调查程序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立地 site 造林地或林地的具体环境,即与林木生长发育密切关系因子的总和。 立地条件 site conditions 构成立地的各个环境因子。 立地类型 site type 立地条件相近,具有基本相同生产力而不相连的地段组合。 层外植物 extra-layer plants 依附于各种植物体上的附生、寄生、共生、腐生植物和藤本植物。 1 DB15/T 2775—2022 4 调查目的 全面掌握调查地区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迹地等经营对象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植被等因子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森林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长和分布的关系,为划分立地类型、评 价立地质量、鉴别林地生产力、拟定森林经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 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 路线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 路线调查 5.2.1 线路布设 依据自然资源和卫星遥感、无人机影像等数据设计调查路线,选在不同的地形、土壤、植物群落等 有代表性的地段。在中山、高山地区,与主山脊的分水岭走向垂直,从谷底向山脊随海拔升高的气候梯 度变化开展调查,并沿河谷向水源尽头做辅助的路线调查;在有河流切割的丘陵台地地区,穿插河床、 河谷、阶地、丘陵起伏及台地进行调查;在开阔的平原或平缓的丘陵地区,随纬度、经度气候变化设置 路线;在沙地地区,路线尽可能穿过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丘间低地、滩地、梁地。路线 设置密度按照GB/T 30363中的规定执行。 5.2.2 分段调查 用目测法进行分段调查,段宽20 m~40 m。地形、植物群落、土壤类型等主要调查因子发生明显变 化时,应分段,设置不同类型的标准地。每个植物群落类型不应少于3块。在植物群落类型面积较大或 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林分,其数量还需相应增加。目测法按照GB/T 26424中的规定执行。 5.2.3 调查内容 根据不同地貌确定调查因子,山地主要调查坡向、坡位、坡度、坡形、开阔度等;丘陵主要调查地 形、坡度等;平原主要调查地形、土壤盐渍化程度、灌溉条件等;沙地主要调查沙地类型、沙丘高度、 沙丘形态等。具体内容见附录C中表C.1。 5.2.4 分段初评 根据一调查段的主要特点,植物群落演替趋向,经营利用意见或适宜营造的林种和树种,初拟类型 名称。 5.2.5 立地类型命名 依据不同类型区主导因子组合命名,一般以罗马数字编号,如:I山地阳缓薄层栗钙土、II丘陵梁 峁厚层栗钙土。 标准地调查 5.3.1 标准地设置 5.3.1.1 位置 2 DB15/T 2775—2022 应设置在该立地类型内各植物群落类型的典型地段,不应设置在道旁、河边和两个类型的过渡地段。 5.3.1.2 面积 2 2 天然林采用500 m ~1000 m ,也可采用林木株数控制标准地面积,一般采用主林层林木株数不少于 2 2 100~150株;人工林和幼林标准地面积可酌情减少;迹地设置样方调查,视现地情况采用4 m ~100 m ; 如为复合的镶嵌群落可设置10 m~20 m宽的调查带。 5.3.1.3 数量 每个植物群落类型不应少于3块;若植物群落类型面积较大或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林分,其数量还 需相应增加。 5.3.2 调查内容 5.3.2.1 标准地周围情况 主要调查与标准地相邻地区的植物群落类型,周围是否有道路、河流、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 5.3.2.2 地形 根据不同地貌确定调查因子,山地主要调查坡向、坡位、坡度、坡形、开阔度等;丘陵主要调查坡 度等;平原主要调查土壤盐渍化程度、灌溉条件等;沙地主要调查沙地类型、沙丘高度、沙丘形态等。 此外,还需调查由倒木、冲刷、堆积、动物活动引起局部地段微地形的变化情况等,具体内容见附录C 中表C.2。 5.3.2.3 水分条件 水分来源、地下水位埋深及土壤水分状况等。 5.3.2.4 气候特征 调查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风速、风向等主要气候特征。 5.3.2.5 土壤调查 按照GB/T 32726、GB/T 36393的规定执行。迹地需调查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质地、土壤理化 性质等。 5.3.2.6 乔木调查 天然林调查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蓄积量、地位级及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平 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株数等因子。复杂结构中应按林层、树种分别调查,同时调查总郁闭度、 各树种生长发育、分布情况,稳定程度和种间关系等。人工林除天然林各因子外,还须调查造林措施、 株行距、造林密度、混交比、混交方式、保存率、枯死率、抚育措施等。 5.3.2.7 更新调查 采用实测法和目测法相结合进行。根据更新等级,在标准地内用典型和机械抽样方法设置样地4~ 5块,面积分别为5 m×5 m或2 m×2 m或1 m×1 m。在样地内分树种、起源、高度组、健康状况进行苗 木株数调查,并在每个树种的各高度组内选出3~4株幼树,求出其相应的平均年龄。分析天然更新的可 能性,做出更新评定;人工更新采用标准行或标准地方法实测各项调查因子做出更新评定,并说明其成 3 DB15/T 2775—2022 败原因;对飞播造林应调查其种类、生长分布情况,并了解其造林效果,评定等级。实测法按照GB/T 26424的规定执行。 5.3.2.8 下木调查 采用目测法记载下木层的覆盖度和分布状况,有明显分层现象时,应记载各层的覆盖度、高度,并 按层记载主要种类的平均高度、最大高度、对更新的影响等。 5.3.2.9 草本植物调查 目测草本植物的总覆盖度、主要种类、分布状况以及对更新有无影响等。 5.3.2.10 层外植物调查 攀缘、缠绕或寄生植物应记载种类、攀缘高度、木质或草质、底径、被攀缘林木的株数,分布情况, 寄生植物的寄生以及对树木和幼树的影响等,苔藓、地衣类要记载生态习性、依附树种、部位、方向、 生长分布情况等。 5.3.2.11 人为活动及自然灾害 调查采伐、放牧、林副产品采集等人为活动,以及火灾、有害生物、动物活动对林木生长、森林更 新、植被组成、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6 调查结果 立地类型调查成果包括: a) 立地类型调查报告,参照附录 A; b) 立地类型主导因子汇总表,参照附录 B; c) 立地类型表,参照附录 C 中表 C.3; d) 立地类型分布图。 7 档案管理 应分别将表格材料、图面材料和文字材料等及时整理归类,建立技术档案,形成纸质版和电子版, 专人负责,妥善保存。 4 DB15/T 2775—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立地类型调查报告提纲 A.1 项目区基本情况 A.1.1 自然地理概况。 A.1.2 社会经济情况。 A.1.3 森林资源情况。 A.2 调查方法 A.2.1 路线调查。 A.2.2 标准地调查。 A.3 立地类型划分 A.3.1 A.3.2 A.3.3 A.3.4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立地类型划分依据。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立地类型分类。 A.4 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A.4.1 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A.4.2 经营利用意见和措施。 A.5 附件 A.5.1 立地类型主导因子汇总表。 A.5.2 立地类型表。 A.5.3 立地类型分布图。 5 DB15/T 2775—2022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立地类型主导因子汇总表 立地类型主导因子汇总表见表B.1。 表B.1 立地类型主导因子汇总表 主导因子 调查记载说明 按大地形确定标准地(样地)的地貌,分为山地(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 、丘陵、平原,按照 地貌 GB/T 26424 有关条款调查记载。 海拔 用 GPS 测定,记载到米(m) 。 坡向 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及无九个方位确定。 坡位 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六个坡位。 坡度 分为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坡六级,按 GB/T 26424 有关条款调查记载。 土壤类型 按照 GB/T 17296 有关条款调查记载。 土层厚度 根据土壤的 A 层+B 层确定,按 GB/T 26424 有关条款调查记载。 包括土壤质地、紧密度、持水量、pH 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 土壤理化性质 行调查。按 GB/T 32726、GB/T 36393 有关条款调查记载。 沙地类型 6 分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 DB15/T 2775—2022 C C 附 录 C (资料性) 立地类型调查表格式 立地类型调查表格式见表C.1、C.2、C.3。 表C.1 立地类型路线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调查线号 路线方向 地理位置 县 地貌 海拔 调查段号 本段距离 乡 村 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 坡向 丘陵 地形 平原 地形 土壤盐渍化程度 沙地 沙地类型 沙丘高度 气候特征 坡位 坡度 坡度 温度 湿度 灌溉条件 沙丘形态 光照强度 风速 风向 林木调查因子
DB15-T 2775—2022 立地类型调查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22: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