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83.140.01
C29
团体标 准
T/GDPIA 1—2019
塑料制品表面排斥细菌粘附能力的测试方
法
Test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bacterial -repellent activity on plastics surfaces
2019 - 09 - 19发布 2019 - 09 - 29实施
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PIA 1—2019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测试方法 ................................ ................................ .......... 1
5 排斥细菌粘附性能评价 ................................ .............................. 6
6 试验报告 ................................ ................................ .......... 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PIA 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嘉丰工业科技(惠州)有 限公司、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嘉瑞金 属制品(深圳)
有限公司、深圳领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化协会、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国家高分子工程材
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本标准起草人:赵艳华、符岸、武友、蔡恒志、但丹、何国山、王万卷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PIA 1—2019
1 塑料制品表面排斥细菌粘附能力的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制品表面的抗细菌粘附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的 术语和定义 、测试方法 、排斥
细菌粘附性能评价 、试验报告 。
本标准适用于经处理后排斥细菌粘附的塑料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31402—2015 塑料 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1402 —2015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排斥细菌粘附 bacterial Repellent
制品表面抑制细菌吸附的状态或减少制品表面细菌附着的作用。
3.2
排斥细菌粘附 效率 bacterial Repellent Efficie ncy
经排斥细菌粘附处理 的制品表面相比未经排 斥细菌粘附处理的制品 表面对细菌吸附数量降低的百
分数。
3.3
接种液 inoculum
在微生物学中,由孢子、细菌、单细胞有机体、酵母或多细胞丝状真菌或更多类型的微生物中的一
种或多种组成,用于加入测试介质中或至于样本表面以测试样本对其生长的促进或抑制性能。
4 测试方法
4.1 测试原理
该测试方法定量的评价经排斥细菌粘附处理的聚合物表面对细菌的排斥效果, 主要侧重于评价平整
的聚合物表面对细菌的排斥效率。 将一定浓度的菌液滴加 在含有排斥细菌粘附添加剂的聚合物表面和空
白对照聚合物表面, 给细菌提供生长所需的条件(温 度、湿度、营养物质 等)并培养一定时间 ,测量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PIA 1—2019
2 菌在聚合物表面的粘附数量。 通过对比含有排斥细菌粘附剂的聚合物表面与未经处理的聚合物表面所粘
附的细菌降低量来定量评定聚合物表面的排斥细菌粘附效率。
4.2 材料
4.2.1 试验细菌
试验使用的细菌需从国际或国家菌种保藏中心获得。试验使用菌株如表 1中所列。根据需要也可以
采用其他细菌或微生物如酵母菌或真菌分生孢子。当使用其他微生物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标注并给予解
释说明。
表1 试验使用菌株
序号 细菌名称 菌株号
1 大肠杆菌 ATCCa 8739
ATCC 253 12
CIPb 104337
NCIBc 12416
NBRCd 113457
ATCC BAA -2731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P
ATCC 29213
ATCC 29737
ATCC 13709
CMCCe 26003
3 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BAA1720
4 肺炎链球菌 ATCC 6305
ATCC 49619
5 嗜肺军团菌 ATCC 33152
ATCC 33155
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GMCC)是WFCC成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6538P等同的国内菌株号为
CGMCC 1.2910,与大肠杆菌ATCC等同的国内菌株号为 CGMCC 1.2463 ,与肺炎链球菌 ATCC 46619 等同的国内菌株
号为 CGMCC 1.8722。
a ATCC为美国细菌菌种保藏中心。
b CIP 为巴斯德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c NCIB 为英国工业细菌保藏中心
d NBRC 为日本国家技术与评价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
e CMCC 为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4.2.2 试剂、培养基与溶液
4.2.2.1 纯水
用于配制所有溶液和培养基的水 都应是符合 GB/T 6682 —2008规定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2.2.2 胰蛋白酶大豆肉汤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PIA 1—2019
3 将17.0 g 酪蛋白胨、3.0 g 大豆蛋白胨、 2.5 g 葡萄糖、 5.0 g 氯化钠、 2.5 g 磷酸氢二钠 1000 mL
溶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在室温下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将 pH 调整至7.3~7.5。然
后用高压蒸汽锅在 121 ℃条件下灭菌 15 min。如不立即使用,应存放于 4 ℃~8 ℃ 条件下。不得使用
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胰蛋白酶大豆肉汤。
4.2.2.3 胰蛋白酶大豆琼脂
将15.0 g 酪蛋白胨、 5.0 g 大豆粉木瓜蛋 白胨、5.0 g 氯化钠、 15.0 g 琼脂粉加入 1000 mL 蒸馏
水或去离子水中。 将溶液加热搅拌 并煮沸1 min 使琼脂溶解。 室温下用氢氧化钠或盐酸将 pH 调至7.3~
7.5。之后用高压蒸汽锅于 121 ℃条件下灭菌 15 min。 如不立即使用,于 4 ℃~8 ℃ 条件下保存。不
得使用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胰蛋白酶大豆琼脂。
4.2.2.4 营养琼脂
将5.0 g 牛肉膏、 10.0 g 蛋白胨、 5.0 g 氯化钠、 15.0 g 琼脂粉加入 1000 mL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中。加热搅拌并煮沸 1 min 使琼脂溶解 ,之后在室温下用 氢氧化钠或盐 酸将 pH 调至7.3~7.5,并后用
高压蒸汽锅于 121 ℃条件下灭菌 15 min。 如不立即使用,于4 ℃~8 ℃ 条件下保存。不得使用存放时
间超过一个月的营养琼脂。
4.2.2.5 生理盐水
将9.0 g 氯化钠溶解于少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稀释至 1000 mL,搅拌均匀,制成生理盐水。
于121 ℃条件下高压蒸汽灭菌。 如不立即使用,于 4 ℃~8 ℃条件下保存。不得使用存放时间超过一个
月的生理盐水。
4.2.2.6 1/500 营养肉汤( 1/500 NB )
取4.2.2.2中配置的胰蛋白酶大豆肉汤溶液,用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 释至500倍体积,并用氢氧 ~化
钠或盐酸溶液将 pH 调整至7.2~7.5。用高压蒸汽锅于 121 ℃条件下灭 菌15 min。 如不立即使用,于
4 ℃~8 ℃条件下保存。不得使用存放时间超过一个月的 1/500 NB 。
4.3 仪器设备
如无特别说明,使用以下器具和材料:
a) 锥形烧瓶:容量为 250 mL。
b) 培养皿:直径 90㎜~100㎜,灭菌后使用。
c) 菌落计数器。
d) 移液枪: 量程为10 μL~100 μL,100 μL~1000 μL。
e) 移液枪头 :量程为 100 μL、 1000 μL 两种,灭菌后使用 。
f) 培养箱:在设定所需温度下,温度精度± 2 ℃。
T-GDPIA 1—2019 塑料制品表面排斥细菌粘附能力的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1: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