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50.30
CCS H 62
团 体 标 准
T/CSTM 006 51—202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Steel/iron bimetal composite abrasion-resistant castings
2021-10-26发布 2021-11-26 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发布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C S T MhQÆSÑ^Ou(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参照GB/T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综合领域(CSTM /FC99)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金属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委员会 (CSTM /FC99/TC01 )归
口。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C S T MhQÆSÑ^Ou(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20 21
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 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的术语和定义 、分类、代号和标记、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等。
本文件适用于矿山、冶金、水泥、电力、化工、机械和建材等行业 的钢/铁双金属耐磨铸件 。其他
类型的双金属耐磨铸件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9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0.1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A、B、C、D、E、F、G、H、
K、N、T标尺)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5678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
GB/T 5680 奥氏体锰钢铸件
GB/T 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第1部分:铸造表面
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7233 铸钢件 超声检测
GB/T 8263 抗磨白口铸铁件
GB/T 9443 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11351 铸件重量公差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4203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 15056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GB/T 15822 无损检测磁粉探伤
GB/T 18851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6651 耐磨钢铸件
GB/T 2665 2 耐磨损复合材料 铸件
GB/T 31213 .1 无损检测铸铁构件检测 第1部分:超声检测方法
GB/T 32498 金属基复合材料 拉伸试验 室温试验方法
GB/T 34558 金属基复合材料术语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 2021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561 1、GB/T 26652 和GB/T 34558 中界定的 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steel/iron bimetal composite abrasion -resistant castings
采用铸造方法制备出高韧性的铸钢与高耐磨性的铸铁形成冶金结合的兼具高韧性和优异耐磨性能
的复合铸件。
3.2
复合界面 composite interface
复合铸件的基体铸钢与基体 铸铁之间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构成彼此结合的、起到载荷传递作用的
区域。
4 分类和代号
4.1 分类
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按铸造工艺分为镶铸复合铸件和液 -液复合铸件 。
4.2 代号
镶铸复合铸件代号采用“镶”和“铸”二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 XZ”表示;
液-液复合铸件代号采用 “液”和“液”二字的汉语拼音的 第一个大写正体字母 “YY”表示。
4.3 标记
4.3.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的标记方法如图1 :
图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的标记方法
4.3.2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的标记示例:
示例 1:钢/铁双金属 镶铸复合耐磨铸件 标记为: S/I-XZ;
示例 2:钢/铁双金属 液-液复合耐磨铸件 标记为: S/I-YY。
5 技术要求
5.1 热处理
复合耐磨铸件的热处理可依据铸钢或铸铁的热处理工艺进行, 铸钢的热处理应符合 GB/T 5680 和
GB/T 26651 的规定,铸铁的热处理应符合 GB/T 8263 的规定。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20 21
3 5.2 化学成分
铸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8263 的规定,铸钢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5680 和GB/T 26651 的规定。
5.3 复合界面组织
5.3.1 复合铸件中 基体铸钢与基体铸铁之间的结合应 为冶金结合 且界面处无明显裂纹 。
5.3.2 分析复合界面微观组织时, 试样应同时包括铸铁和铸钢两部分, 保证复合界面在试样的中间位置,
其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 2的规定。
图2 复合界面 微观组织 测试试样的形状及尺寸
5.4 硬度
5.4.1 复合铸件基体 铸铁的硬度 ≥60 HRC,复合界面显微硬度 ≥430 HV。
5.4.2 测试复合界面的显微硬度 时,试样应同时包括铸铁和铸钢两 部分,保证复合界面在试样的中间位
置,其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 3的规定。
图3 复合界面显微硬度测试试样的形状及尺寸
5.5 冲击吸收 能量
复合铸件基体铸钢的冲击吸收能量KV 2≥55J。
5.6 拉伸性能
5.6.1 复合铸件基体铸钢的抗拉强度 ≥650 MPa,基体铸铁的抗拉强度≥ 350 MPa,复合铸件的抗拉强度
≥450 MPa,复合铸件断裂位置在基体铸铁一侧。
5.6.2 测试复合铸件 的拉伸性能时,试样应同时包括铸铁和铸钢 两部分,保证复合界面在拉伸试样的 中
间位置,其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 4的规定。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 2021
4
图4 复合铸件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试样尺寸
5.7 表面和内部质量
复合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 GB/T 15056 的规定,并且 需要对复合铸件做无损探伤检验,确保复
合铸件表面和内部没有裂纹、夹渣、缩孔等影响材料性能的铸造缺陷。
5.8 尺寸和重量偏差
复合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重量及其偏差应符合图样 规定。若无明确规定,则 铸件几何形状、尺
寸偏差应符合 GB/T 6414 规定,铸件重量偏差应符合 GB/T 11351 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分析按 GB/T 223 规定进行。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按 GB/T 20066 的规定进
行。允许使用 GB/T 5678 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和 GB/T 14203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进
行光谱分析 。
6.2 复合界面组织
复合界面金相组织试验按 GB/T 13298 的规定进行。
6.3 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试验按 GB/T 230.1 的规定进行 ,维氏硬度试验按照 GB/T 4340.1 的规定进行 。
6.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按 GB/T 229 中的规定进行。
6.5 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按 GB/T 32498中的规定进行。
6.6 表面和内部 质量检验
表面质量采用目测的方法进行检验,用普通量具对铸件的尺寸进行测量,表面粗糙度检验方法按
GB/T 6060.1 和GB/T 15056 规定进行。渗透、磁粉探伤检测按 GB/T 9443、GB/T 15822 和GB/T 18851 中的
规定执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按 GB/T 7233和GB/T 31213 .1中的规定执行。
6.7 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检验
复合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选择相应精度的检测工具、量块、样板或划线检验。
7 检验规则
C S T MhQÆSÑ^Ou(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TM 00651-20 21
5 7.1 化学成分检验
复合铸件化学成分检验按熔炼炉的批次进行划分,每批次浇注前取炉前样进行
T-CSTM 00651—2021 钢-铁双金属复合耐磨铸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0: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