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ICS 39.060
Y 88
团 体 标 准
T/SZS 4018-2020
贵金属饰品硬度测试方法 显微维氏硬度法
Hardness test method of precious metal jewelry Vickers hardness test
method
2020-05-15发布 2020-05-15实施
深 圳 市 深 圳 标 准 促 进 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8—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提出。
本标准由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金质金银珠宝检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企业标准联
盟、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深圳百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深圳市翠绿首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宝福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宝怡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
吉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蓝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泰仪 器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溯
源质量检测和标准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瑞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弘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
圳市钻之韵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金玉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金
明珠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雨、高亚伟、张海龙、杨佩、郑焕坚、李章平、高婷、罗雪莹、徐兴阳。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8—2020
1 贵金属饰品硬度测试方法 显微维氏硬度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金属饰品维氏硬度试验 的原理、 试验设备、试样要求、试验步骤、试验要求、结果
的不确定度及实验报告 。
本标准适用 于贵金属饰品维氏硬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340. 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340.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3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GB/T 4340.4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4部分:硬度值表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同类试验面 similar test surface
具有相同材料组分、相同加工状态(包括表面处理状态)的试验面。
3.2
焦深法 depth of field method
利用光学成像系统的焦深,计算得到清晰视野的曲面高度,再根据三角关系得到曲面半径的方法。
4 原理
4.1 按GB/T 4340.1 第3章执行。
4.2 曲面上的显微维氏硬度测定需选取曲面上的最高点进行测试, 保证压头能垂直试验面施加试验力。
对环状首饰上曲面 最高点聚焦后,目镜中清晰视野是以最高点为中心的椭圆形。利用焦深法测定曲面的
平均曲率半径(参见附录 C) ,进行曲面维氏硬度值的修正计算。
5 试验设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8—2020
2 5.1 显微维氏硬度计:硬度计应符合 GB/T 4340.2 规定,能施加的试验力范围应为 0.09807 kgf~1.961
kgf(0.01N~0.2N) ; 压头应是具有正方形基面的金刚石锥体,并符合 GB/T 4340.2 的规定;压痕测量装
置应符合 GB/T 4340.2 的相应的要求。
5.2 夹具:平口夹具,薄片夹具,细丝夹具等。
5.3 热镶机。
5.4 冷镶模具:可用硬橡胶、聚四氟乙烯塑料、纸盒等。
5.5 镶嵌材料:热镶材料选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冷镶材料选用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及相应固化剂。
5.6 无水乙醇或丙酮。
6 试样
6.1 制备试样时,应使 热或冷加工等因素对试样表面硬度的影响减至最小。
6.2 对于小截面或外形不规则的贵金属饰品试样,应将试样进行镶嵌或使用专用夹具试台进行试验,
试样镶嵌操作按照 GB/T 13298 中的规定执行,并保证与压头接触的试验面平坦光滑,表面质量应能保
证压痕对角线长度的测量精度。
6.3 试样或试验层厚度 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 1.5倍。对于不可进行加工的试样,应控制试验力
的大小,避免试验后试样背面出现可见变形压痕。
6.4 加工试样时建议根据贵金属材料特性对试样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电解 /
化学抛光工艺。
7 试验步骤
7.1 在试验前或在更换压头后,应用标准维氏硬度块进行校验,以判别压痕形状和硬度测定值是否正
确,而且开机测试的第一个点通常不计,仅供参考,从第二点开始有效。
7.2 清洁试台,保证上面无其他污染物,并调至水平。将试样稳固地放在刚性支撑台上,以保证在试
验过程中试样不 发生位移。
7.3 清洁试验接触的表面,保证无外来污染物,尤其不应有油脂,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对表面进行清
洗擦拭。
7.4 对于在曲面试样上进行试验,在样品稳固放置后,应移动试台选择曲面相对水平线的最高点进行
测试,以保证压头能垂直于试验面施加试验力。
7.5 为准确选择最高点进行测试,首先移动载物台对齐测试点范围,调焦至有视野变清晰,持续观察
目镜内视野,增大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同时调整载物台使样品向视野清晰的一侧运动,直至样品与
物镜处于最大工作距离时,视野范围的中心或中心线为最清晰像,此处即为测试位置 的最高点位置。
注:视野对准最高点,继续增大距离,清晰像与模糊像的分界线从四周向视野中心移动,而不是从一侧移动到另外一侧。
7.6 水平移动载物台,观察并记录测试位置的粗糙程度与清晰像的形状和尺寸,然后调回至最高点进
行测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8—2020
3 7.7 等待压头测试完成,转换至显微镜观察压痕形状,测量并记录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维氏硬度值。
在曲面上测试的结果,应使用附录 A表A.1~表A.3进行修正。
8 试验要求
8.1 试验温度在 10℃~35℃ 下进行。
8.2 试验力应在 0.09807 kgf(0.01N) 到1.961 kgf(0.2N) 范围内,推荐试验力为 0.9807 kgf(0.1N) 和1.961
kgf(0.2N) 。
8.3 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施加试验力的过程不应有冲击和振动,直至将试验力施加至规定值。从
加力开始至全部试验力施加完毕的施加应在 2s~8s之间,压头下降速度应在 15μm/s~70μm/s之间。
试验力保持时间为 10s~15s。对于纯度高而软的试样,试验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直至试样不再发
生塑性变形,但应在硬度试验结果中注明且误差应在 2s以内。在整个试验期间,硬度计应避免受到冲击
和振动。
8.4 在同类试验面上进行三次硬度测定,计算算术平均值。
8.5 从任何一个压痕中心到试样边缘距离,对于贵金属合金、 维氏硬度不小于 HV 40的贵金属饰品 至少
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 2.5倍,对于维氏硬度小于 HV 40的贵金属饰品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 3倍。
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对于贵金属合金、维氏硬度不小于 HV 40的贵金属饰品至少应为压痕
对角线长度的 3倍,对于维氏硬度小于 HV 40的贵金属饰品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 6倍。如果两相邻
压痕大小不同,应为较大压痕确定压痕间距。
8.6 放大系统应能将对角线放 大到视场的 15%~65% 。压痕两对角线长度之差,在平面上应不超过对角
线长度平均值的 5%,在曲面上应不超过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 8%,如果超过规定值,则应在试验报告中注
明。当压痕形状不完整或畸形时,其结果无效。
注:应注意材料的各向异性,例如经过严重冷加工变形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上压出的压痕,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会明显不
同,如可能,应使压痕对角线方向与冷加工变形方向成 45o角。
9 结果的表示
9.1 维氏硬度值的计算
测量压痕两条对角线长度,用其算术平均值按式 (1)计算试样的维氏硬度,也可按 GB/T 4340.4 查出
维氏硬度值。
2 2
n dF1891.0d2Fsin2
g1HV α ……………… (1)
式中:
HV——维氏硬度,单位为 N/mm2(MPa)。
ng1
——常数,等于 0.102。gn为kgf转化为 N的转化因子,为 9.8066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ZS 4018—2020
4 α——金刚石压头顶部两相对面夹角( 136°) ,单位为度(°) 。
F——试验力,单位为牛顿( N)。
d——两压痕对角线长度 d1和d2的算术平均值,单位 为毫米 (mm)。
至少以 3个有效数据点计算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维氏硬度值,结果保留 3位有效数字。
9.2 维氏硬度的表示
维氏硬度用 HV表示,符号之前为硬
T-SZS 4018—2020 贵金属饰品硬度测试方法 显微维氏硬度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5: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