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116833.0
(22)申请日 2022.05.11
(73)专利权人 北京市第三建 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北
里56号
专利权人 中国京冶工程 技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硕晖 张霄 全柱 孙亮
肖慧鹏 李明 张应杰 李锡明
单国梁 姜森林 宋世行 冯磊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004
专利代理师 刘培君
(51)Int.Cl.
E04G 21/16(2006.01)
E04G 21/32(2006.01)B23K 3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重型 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
施工体系, 包括悬挑平台、 顶推滑移机构和锚固
机构, 悬挑平台由工字钢主梁、 分担次梁、 平台面
板和防护栏杆分跨组拼而成, 其内侧端的工字钢
主梁超出分担次梁和平台面板范围并向结构楼
板内侧延伸, 且其重心始终位于结构楼板范围
内, 顶推滑移机构包括设置在结构楼板上的滑移
轨道梁, 滑移轨道梁顶部均滑动设置有一根工字
钢主梁, 且其内侧端与工字钢主梁之间设置有顶
推油缸, 锚固机构将滑移轨道梁锚固在结构楼板
上并将工字钢主梁滑动卡固在滑移轨道梁顶部。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同步顶推系统实现了悬挑
平台的高效安拆, 拼装工序在室内进行, 不存在
高空临边作业的风险, 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
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7652374 U
2022.10.25
CN 217652374 U
1.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包括悬挑平台、 顶推滑移机构和锚固
机构, 所述悬挑平台由工字钢主梁 (4) 、 分担次梁 (13) 、 平台面板 (14) 和防护 栏杆 (15) 分跨
组拼而成, 其工字钢主梁 (4) 腹腔内间隔焊接有 连接耳板 (12) , 其分担次梁 (13) 通过高强螺
栓固定安装在连接耳板 (12) 上, 且其外侧角部位置的工字钢主梁 (4) 和分担次梁 (13) 之间
焊接有加固剪刀撑, 其外侧端延伸至结构楼板 (1) 之外, 其内侧端的工字钢主梁 (4) 超出分
担次梁 (13) 和平 台面板 (14) 范围并向结构楼板 (1) 内侧延伸, 且其重心始终位于结构楼板
(1) 范围内, 所述顶推滑移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结构楼板 (1) 上的若干根滑移轨道梁 (3) , 若
干根滑移轨道梁 (3) 均沿结构楼板 (1) 进深方向铺设, 其顶部均 滑动设置有一根工字钢主梁
(4) , 且其内侧端与工字钢主梁 (4) 之间设置有顶推油缸 (9) , 所述锚固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
滑移轨道梁 (3) 内外两端的第一锚固支座 (5) 和第二锚固支 座 (6) , 所述第一锚固支座 (5) 和
第二锚固支座 (6) 将滑移轨道梁 (3) 锚固在结构楼板 (1) 上并将工字钢主梁 (4) 滑动卡固在
滑移轨道梁 (3) 顶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锚固
支座 (5) 包括第一下锚板 (501) 、 第一中锚板 (502) 、 第一上锚板 (503) 、 第一对拉螺杆 (504)
和第一紧固螺母 (505) , 所述第一下锚板 (501) 和第一中锚板 (502) 对应设于滑移轨道梁 (3)
下方并分别贴紧结构梁 (2) 底面和结构楼板 (1) 顶面, 二者四角位置分别对应穿设有一根竖
向延伸的第一对拉螺杆 (504) , 且第一中锚板 (502) 与滑移轨道梁 (3) 焊接相连, 四根第一对
拉螺杆 (504) 对称设于工字钢主梁 (4) 两侧, 其顶端高于工字钢主梁 (4) 并贯穿第一上锚板
(503) , 所述第一上锚板 (503) 跨设在工字钢主梁 (4) 上方并将工字钢主梁 (4) 封闭在其与第
一对拉螺杆 (504) 和滑移轨道梁 (3) 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第一紧固螺母 (505) 螺纹套设在第
一下锚板 (501) 下方、 第一中锚板 (502) 上方和第一上锚板 (503) 上方的第一对拉螺杆 (504)
上, 并将第一下锚板 (5 01) 、 第一中锚板 (5 02) 和第一上锚板 (5 03) 压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上锚
板 (503) 设有相互平行的两块, 两块第一上锚板 (503) 均横跨工字钢主梁 (4) 并套设在工字
钢主梁 (4) 两侧的第一对拉螺杆 (504) 上, 且二者之间的第一中锚板 (502) 上设置有横跨工
字钢主梁 (4) 的顶推支座 (7) , 所述顶推支 座 (7) 包括对应 设置在工字钢主梁 (4) 两侧的承力
臂板 (701) , 两块承力臂板 (701) 底端均与第一中锚板 (502) 焊接相连, 且二者顶端对应设置
有固定耳板 (703) , 两块固定耳板 (703) 之间设有加固横板 (702) 并通过销轴 与顶推油缸 (9)
相连, 所述加固横 板 (702) 水平设置于工字钢主梁 (4) 上方并将 两固定耳板 (703) 连为一体,
所述顶推油缸 (9) 远离固定耳板 (703) 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工字钢主梁 (4) 顶部成对焊接的移
动耳板 (8) 相连, 所述移动耳板 (8) 沿工字钢主梁 (4) 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对, 且相 邻两对
移动耳板 (8) 之间的间隔不大于顶推油缸 (9) 的一个顶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锚固
支座 (6) 包括第二下锚板 (601) 、 第二中锚板 (602) 、 第二上锚板 (603) 、 钢梁垫块 (604) 、 第二
对拉螺杆 (605) 和第二紧固螺母 (606) , 所述第二下锚板 (601) 和第二中锚板 (602) 对应 设于
滑移轨道梁 (3) 下方并分别贴紧结构梁 (2) 底面和结构楼板 (1) 顶面, 二者四角位置分别对
应穿设有一根竖向延伸的第二对拉螺杆 (605) , 且第二中锚板 (602) 与滑移轨道梁 (3) 焊接
相连, 四根第二对拉螺杆 (605) 对称设于工字钢主梁 (4) 两侧, 其顶端高于工字钢主梁 (4) 下
翼板并贯穿第二上锚板 (603) , 所述第二上锚板 (603) 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 且两块第二上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652374 U
2锚板 (603) 分别设置于工字钢主梁 (4) 两侧, 其两端分别套设在工字钢主梁 (4) 同侧的两根
对拉螺杆 (605) 上, 其内侧 板面贴设在工字钢主梁 (4) 下翼板的顶面, 且其外侧 板面与第二
中锚板 (602) 之间塞设有钢梁垫块 (604) , 所述第二紧固螺母 (606) 螺纹套设在第二下锚板
(601) 下方、 第二中锚板 (602) 上方和第二上锚板 (603) 上方的第二对拉螺杆 (605) 上, 并将
第二下锚板 (6 01) 、 第二中锚板 (6 02) 和第二上锚板 (6 03) 压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字钢 主
梁 (4) 两侧对应设置有防倾覆卡板 (10) , 所述防倾覆卡板 (10) 呈倒L型, 其立板紧贴工字钢
主梁 (4) 下翼板边 沿设置, 且其立板底部与第一锚固支 座 (5) 或第二锚固支 座 (6) 焊接固定,
其横板垂直焊接在其 立板顶部并紧贴工 字钢主梁 (4) 下翼板顶面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字钢 主
梁 (4) 内侧端对应 设置有限位卡板 (11) , 所述限位卡板 (11) 对应焊接于工字钢主梁 (4) 两侧
下翼板上, 其板面水平延伸至工字钢主梁 (4) 之外, 且防倾覆 卡板 (10) 位于限位卡板 (11) 的
滑动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推油缸
(9) 与液压泵源系统相连, 其杆体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 且所有顶推油缸 (9)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同步顶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其特征在于: 最内侧一道分
担次梁 (13) 内侧的结构楼板 (1) 处贯通设置有一道挡脚板, 所述挡脚板将分担次梁 (13) 与
结构楼板 (1) 之间的缝隙遮挡封闭。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652374 U
3
专利 一种重型悬挑平台滑移施工体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1:23: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