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61265.7 (22)申请日 2022.07.19 (73)专利权人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永嘉北路4 号院 1号楼A座5层101-A5 01 专利权人 河北微焓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尹航 张晓屿 刘博文 朱志强  栾志芳 刘新生 倪杨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463 专利代理师 汪喆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深海设备 水冷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 阶段深海设备冷却效果较差, 且需要增设额外 冷 却回路及冷却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 海设备水冷系统,包括舱体、 冷却装置以及热源; 冷却装置和热源均设置于舱体内, 且冷却装置与 热源相贴合, 舱体的外壁面上开 设有进液口和出 液口, 冷却装置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通, 另 一端 与出液口相连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17904956 U 2022.11.25 CN 217904956 U 1.一种深海设备 水冷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舱体、 冷却装置以及热源; 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热源均设置于所述舱体内, 且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热源相贴合, 所述舱体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进液 口和出液 口, 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进液 口相连通, 另一端与所述出 液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泵体、 第 一分液件、 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 所述泵体的进水端与 所述进液口相连通, 所述泵体的出水端与 所述第一分液件的进水 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分液件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相连通, 所 述第一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出 液口相连通; 所述热源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一热源相贴合, 所述 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二热源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的内部对应所述泵 体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基台, 所述泵体与所述第一基台相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散热组件包括多个 第一散热件, 多个所述第一散热件均所述第一热源的外壁面相贴合, 且沿所述第一热源的 周向间隔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内对应所述第 一热 源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基台, 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二基台相连接; 所述第二基台上形成有定位槽, 且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散热件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 第一热源的外壁 面与所述第二基台相抵 接, 所述第一散热件嵌入所述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分液件, 多个所 述第一散热件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分液件相连通, 多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出液端与所述第 二分液件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散热组件包括至少 一个第二散热件, 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二热源相贴合; 所述出液口包括第 一出液口和第 二出液口, 所述第 一散热组件的出水端与 所述第一出 液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出 水端与所述第二出 液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内对应所述第 二热 源的位置形成有第三基台, 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三基台相连接, 所述第二热源与所述 第二散热件相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单向节流阀、 第 二单向节流阀以及第三单向节流阀; 所述第一单向节流阀位于所述进液口与 所述泵体之间, 所述第 二单向节流阀位于所述 第二分液件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之间, 所述第三单向节流阀位于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二 出液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与 所述热源、 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 液口之间均通过 管路连接, 且所述管路为氯丁橡胶软 管。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04956 U 2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散热设备技 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深海设备 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的逐渐深入, 深海航行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航 行器各方面性能, 航行器内部各电子部件功率需要不断加大, 因而会伴 随较为严重的热现 象。 由于各功率部件均安装于密闭空间内, 其热耗会导致航行器内部显著的温升, 而电机及 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性能与使用寿命都和其工作温度相关, 因此要使 热量从密闭的空间 中散发出去, 必须为航行器中的功率元件设计散热冷却结构, 保证功率元件能工作在额定 温度范围内。 [0003]现有的对深海设备内部电机及各种电子器件的散热方式大多通过增设额外的冷 却回路或设备, 这 不仅极大的增 加了成本, 还占用了航行器内部空间。 [0004]因此, 急需提供一种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 深海设备冷却效果较差, 且需要增设额外冷却回路及冷却设备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包括舱体、 冷却装置以及热源; 所述冷 却装置和所述热源均设置于所述舱体内, 且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热源相贴合, 所述舱体的 外壁面上开设有进液 口和出液 口, 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进液 口相连通, 另一端与所 述出液口相连通。 [0007]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泵体、 第一分液件、 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 所述 泵体的进水端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 所述泵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分液件的进水端相连 通, 所述第一分液件的出水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和第二散热组件相连通, 所述第一 散热组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出液 口相连通; 所述热源包括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一热源相贴合, 所述第二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二热源相贴合。 [0008]具体地, 所述舱体的内部对应所述泵体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基台, 所述泵体与所述 第一基台相连接 。 [0009]具体地,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散热件, 多个所述第一散热件均所述第 一热源的外壁 面相贴合, 且沿所述第一热源的周向间隔设置 。 [0010]进一步地, 所述舱体内对应所述第一热源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基台, 所述第一热源 与所述第二基台相连接; 所述第二基台上形成有定位槽, 且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散热件 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热源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基台相 抵接, 所述第一散热件嵌入所述 定位槽内。 [0011]其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还包括第二分液件, 多个所述第一散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904956 U 3

.PDF文档 专利 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第 1 页 专利 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第 2 页 专利 深海设备水冷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0:57: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