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592230.4 (22)申请日 2022.09.29 (73)专利权人 苏州合普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仓市沙溪镇 昭溪路101号太 仓星药港 3幢3层 (72)发明人 刘小诗 唐源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7 专利代理师 李晓峰 (51)Int.Cl. C12M 1/12(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B01L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 流控芯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 控芯片, 包括第一上室、 第二上室、 第一下室和第 二下室, 第一上室与连接主路通道相连接的连接 支路通道内设置有单细胞滤器, 抑或是第二上室 与连接主路通道相连接的连接支路通道内设置 有单细胞滤器, 连接主路通道内设置有并行微通 道阵列, 并行微通道阵列包括若干个从左至右依 次均匀并列设置的微通道, 微通道内设置有L型 结构的捕获 陷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微流控芯片 的捕获陷阱结构为带缺刻结构 的L型结构, 与微 通道壁共同形成具有单向流动捕获能力的单细 胞捕获陷阱结构, 可 以降低液体单壁回流, 提高 单细胞捕获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8146660 U 2022.12.27 CN 218146660 U 1.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包括第一上室(1)、 第二上室(2)、 第一下室(3)和 第二下室(4), 所述第一上室(1)和第二上室(2)依次从左至右设置, 所述第一下室(3)位于 第一上室(1)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下室(4)位于第二上室(2)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上室(1)、 第 二上室(2)、 第一下室(3)和第二下室(4)分别通过连接支路通道(5)与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接 主路通道(7)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室(1)与连接主路通道(7)相连接的连接支路 通道(5)内设置有 单细胞滤器(6), 抑或是所述第二上室(2)与连接主路通道(7)相连接的连 接支路通道(5)内设置有单细胞滤器(6), 所述连接主路通道(7)内设置有并行微通道阵列, 所述并行微通道阵列包括若干个从左至右依次均匀并列设置的微通道(8), 所述微通道(8) 内设置有L型结构的捕获陷阱结构(9), 所述捕获陷阱结构(9)包括相对于微通道壁(10)平 行的陷阱平行段(11)以及相对于微通道 壁(10)垂直的陷阱垂 直段(12), 且 所述陷阱平行段 (11)和陷阱垂直段(12)之间设置有缺刻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陷阱平行段 (11)的长度L1为15 ‑80 μm, 所述陷阱垂直段(12)的长度L2为8 ‑20 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刻结构的 长度L3为2 ‑10 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陷阱垂直段 (12)与微 通道壁(10)之间的间距(L 4)为2‑10 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室 (1)、 第二上室(2)、 第一下室(3)和第二下室(4)的面积在9 ‑100mm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通道(8) 的孔径为20 ‑90 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细胞滤器 (6)由直径3 ‑30 μm、 间距10 ‑100 μm柱状列阵构成。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46660 U 2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结构加工与细胞生物医学交叉的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单细 胞表型测定微 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单细胞组学技术包括单细胞基因组 学、 单细胞转录组学、 单细胞蛋白组学、 单细胞代谢组学等的应用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起到 日益重要的作用, 已被应用于肿瘤、 免疫、 细胞生理等多个前沿领域, 使我们能够在单细胞 层面解析机体复杂的细胞图谱, 探索机体细胞的类型和组成, 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或药 物作用。 然 而, 用于单细胞表型测定的 的技术依然进展缓慢。 [0003]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具有不 同的生理功能, 因而在体外、 体内表现出不 同的表型 特点。 传统的表型测定如细胞的迁移能力、 趋化能力、 黏附能力、 增殖能力、 杀伤能力测定等 往往是基于细胞群体的测定, 而基于单细胞 的表型测定技术 目前仍缺 乏有效的工具。 目前 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芯片通常仅仅包括第一上室、 第二上室、 第一下室、 第二下室, 上述的 第一上室、 第二上室、 第一下室、 第二下室分别通过连接支路通道与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接主 路通道相连接的结构设置, 对于单细胞的获取效果较差 。 [0004]有鉴于上述的缺陷, 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 以期创设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 微流控芯片, 使其更 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 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 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包括第一上室、 第二上室、 第一下室和第二下 室, 第一上室和第二上室依次从左至右设置, 第一下室位于第一上室的正下方, 第二下室位 于第二上室的正下方, 第一上室、 第二上室、 第一下室和第二下室分别通过连接支路通道与 位于中间位置的连接主路通道相连接; 第一上室与连接主路通道相连接的连接支路通道内 设置有单细胞滤器, 抑或是第二上室与连接主路通道相连接的连接支路通道内设置有 单细 胞滤器, 连接主路通道内设置有并行微通道阵列, 并行微通道阵列包括若干个从左至右依 次均匀并列设置的微通道, 微通道内设置有L型结构的捕获陷阱结构, 捕获陷阱结构包括相 对于微通道壁平行的陷阱平行段以及相对于微通道壁垂 直的陷阱垂 直段, 且陷阱平行段和 陷阱垂直段之间设置有缺刻结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陷阱平 行段的长度为15 ‑80 μm, 陷阱垂直段的长度 为8‑20 μm。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步改进, 缺刻结构的长度为2 ‑10 μm。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步改进, 陷阱垂直段与微 通道壁之间的间距为2 ‑10 μm。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14666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单细胞表型测定微流控芯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6:17: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