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1.120 A 00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776—2018 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tracing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 2018 - 05 - 22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8 - 22 实施 发 布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技术要求 DB35/T 1776—2018 * 2018 年 6 月第一版 2018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776—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质量溯源一般流程 .................................................................. 1 5 质量溯源信息基本要求 .............................................................. 3 6 质量溯源信息管理要求 .............................................................. 4 7 全球质量溯源信息平台功能要求 ...................................................... 5 I DB35/T 177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公司、福建省标 准化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邮件快件办事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庆辉、陈自猷、郑向平、沈哲、王庆新、任霖光、甘露、刘建军、周顺骥。 II DB35/T 1776—2018 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商品进行质量溯源的一般流程、信息技术要求、信息管理要求和信息平台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溯源,商品范围包括各种商业贸易业态下的进出口商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33993 商品二维码 GB/T 36061-2018 电子商务交易产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6061-201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溯源 quality tracing 按照进出口商品的流通环节向供应链上游溯源,追踪其质量状况的活动。 3.2 质量溯源参与方 quality tracing party 在进出口商品供应链中从事产品设计、品牌授权、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配送、检验、 验证等相关业务的组织或个人。 注:改写GB/T 36061-2018,术语和定义3.3。 3.3 溯源码 traceability code 承载溯源信息的一种编码,作为溯源标签附着于商品上,通过扫描编码,可以查询商品的溯源信息。 4 4.1 质量溯源一般流程 进口商品一般流程 进口商品一般流程为:境外生产—境外采购—境外仓储—国际物流—口岸仓储—口岸执法部门—国 内物流—消费—售后(如图1)。其中,每个流程涉及一个或多个溯源环节,并产生不同的溯源信息, 溯源信息平台通过收集溯源信息掌握进口商品质量溯源全流程,并通过溯源码向消费者及有溯源需求的 参与方提供溯源信息获取通道。具体涉及环节、流程及信息源主体如图1所示。 1 DB35/T 1776—2018 境外 境外 境外 国际 口岸 口岸执 国内 消费或 售后 生产 采购 仓储 物流 仓储 法部门 物流 使用 服务 生产 交易 物流 质量 物流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收集 获取 溯源码 溯源信息平台 溯源 查询 说明: ——商品流; ——信息流。 图1 4.2 进口商品一般流程 出口商品一般流程 出口商品一般流程为:国内生产—市场采购—国内物流—口岸执法部门—国际物流(如图 2)。具 体涉及环节、流程及信息源主体见图 2。 国内生 市场 国内 口岸执 国际 产 采购 物流 法部门 物流 生产 交易 物流 质量 物流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收集 获取 溯源码 溯源信息平台 说明: ——商品流; ——信息流。 图2 2 出口商品一般流程 溯源 查询 DB35/T 1776—2018 5 质量溯源信息基本要求 5.1 信息种类 5.1.1 生产信息 生产信息主要包含: a) 原辅材料信息:原辅材料的采购记录、重要技术参数、检测报告等; b) 商品信息:商品名称、规格、数重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批次/系列号、原产地证明 等; c) 企业信息:生产企业和/或加工企业名称、地址等; d) 品牌信息:商品商标、品牌授权书等。 5.1.2 交易信息 交易信息主要包含: a) 市场采购信息:采购合同、交易清单等; b) 平台交易信息:合同/订单、发货单、支付单、发票等。 5.1.3 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主要包含: a) 装运信息:装运过程的运单、提单、发货通知单、收发货日期、装运始发地/目的地、运输方 标识等信息; b) 运输信息:物流过程的数重量、温湿度等运输记录、运输标识等信息; c) 仓储信息:仓储过程的出入库记录、货物核销单、温湿度记录等信息。 5.1.4 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主要包含: a) 政府监管部门发布的质量信息:商品质量抽检信息、企业监管信息、商品风险预警、质量分析 报告等,以及口岸执法部门的企业和商品备案信息、检验检疫结果、通关信息等; b) 溯源参与方提供的质量信息:买家/用户评价信息、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第三方检验/检测报 告、交易平台上提供的商品及企业质量信息等。 5.2 5.2.1 溯源节点及关键信息 生产节点 开展到商品生产节点的质量溯源应获得该商品供应链上的生产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质量信 息,其关键信息为商品信息、企业信息、平台交易信息、装运信息、口岸执法部门的通关信息、第三方 检验/检测报告等。 5.2.2 交易节点 开展到商品交易节点的质量溯源应获得该商品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质量信息,其关键 信息为市场采购信息、平台交易信息、装运信息、口岸执法部门的通关信息等。 3 DB35/T 1776—2018 5.2.3 物流节点 开展到商品物流节点的质量溯源应获得该商品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和物流信息,其关键信息为平台 交易信息、装运信息、运输信息、仓储信息等。 5.2.4 监管节点 开展到商品监管节点的质量溯源应获得该商品供应链上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和质量信息,其关键 信息为平台交易信息、装运信息、口岸执法部门的企业和商品备案信息、检验检疫结果、通关信息等。 6 质量溯源信息管理要求 6.1 质量溯源信息基本要求 6.1.1 真实性 质量溯源信息提供方应确保所提供的质量溯源信息的真实性。 6.1.2 规范性 质量溯源信息应按照规范进行采集和处理。 6.1.3 完整性 质量溯源信息应包括商品识别、商品性能、质量关键指标和商品安全信息等,根据需要,销售者还 应同时或分别展示其商品维修保养、运输安装、节能环保等信息。 6.2 质量溯源参与方管理要求 6.2.1 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加工信息记录制度,向溯源需求方提供与商品生产加工有关的信息,必要时可 提供原辅材料来源。 6.2.2 交易企业 交易企业应建立商品进货、销售等环节的交易信息记录制度,向溯源需求方提供交易信息,必要时 提供商品采购来源。 6.2.3 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应建立商品装卸、运输、仓储信息记录制度,向溯源需求方提供物流信息。 6.2.4 交易平台提供商 交易平台提供商应建立平台商品/商户审核管理制度,向溯源需求方提供平台交易信息,必要时提 供商户资料。 6.2.5 第三方检验机构 具备资质和技术能力、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应根据商品质量风 险分析,建立开展质量溯源服务的检验/验证管理制度,向溯源需求方提供商品溯源信息和质量验证服 务,包括装运前检验/监装证书、原产地证明、特殊货物全程温/湿度监控数据等。 4 DB35/T 1776—2018 6.2.6 信息更正 各质量溯源参与方发现提供/发布的商品质量溯源信息存在虚假、错误等问题时,应及时予以更正, 并消除不良影响。 6.2.7 信息监管 政府监管部门对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管,并按规定提供进出口商品质 量溯源的公开信息。 6.3 质量溯源信息应用要求 6.3.1 溯源信息编码与标识 溯源码应满足查询商品质量溯源信息的基本功能要求,质量溯源参与方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标志载 体,宜采用商品条码、二维码、电子射频标签(RFID)等信息化标识手段。其中,进口商品质量溯源标 识应符合GB 12904、GB/T 33993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标识应符合国际GS1通用编码 标识要求。 6.3.2 溯源信息保存 质量溯源参与方应建立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溯源信息及时备份和完整保存;溯源信息保存期限应满 足信息管理者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关技术法规要求。 6.3.3 溯源信息共享 质量溯源参与方在收到溯源请求时,应根据商业协议/约定提
DB35-T 1776-2018 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技术要求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11: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