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00.01 P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T 1152—2019 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生产与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in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2019 - 08 - 30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30 实施 发 布 DB36/T 1152—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3 5 试验方法 .......................................................................... 6 6 生产 .............................................................................. 7 7 检验 .............................................................................. 8 8 标志、储存和运输 ................................................................. 10 9 机制砂混凝土 ..................................................................... 10 10 机制砂砂浆 ...................................................................... 12 I DB36/T 115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江西 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江西有限公司、赣州瑞康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西省鸿建混凝 土有限公司、南昌睿衡构件有限公司、南昌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西中路混凝土有限公司、吉安市博 特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新余建益高科节能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强、柴天红、熊珂、石齐、习海平、黄沙、黄国平、黄明夫、刘成舟、胡 泊、黄细龙、黄义雄、林炳煌、陶晓林、邓弟林、彭伟、左耀亮、刘日立、钟长平、蒋建军、李永平、 李洪伟。 Ⅱ DB36/T 1152-2019 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生产、检验、标志、储 存和运输以及机制砂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25181 预拌砂浆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1186 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 193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 223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40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36/T 1152-2019 3.1 天然砂 natural sand 自然生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 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3.2 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整形、除尘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卵石、废石 及建(构)筑废弃物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3.3 天然岩石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from nature rock 天然岩石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除尘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 质岩和风化岩的颗粒。 3.4 卵石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from gravel 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除尘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 3.5 废石 waste rock 矿体周围的岩石(围岩)和夹在矿体中的岩石(夹石)以及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 矿石开采的脉石。 3.6 废石机制砂 manufactured sand from waste rock 废石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除尘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 3.7 再生机制砂 recycled manufactured sand 由建(构)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砖瓦等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 3.8 石粉含量 fine content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3.9 亚甲蓝(MB)值 methylene blue value 2 DB36/T 1152-2019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3.10 机制砂干法工艺 manufactured sand dry-process production 在干燥条件下破碎、筛分和采用干法除尘装置除去机制砂中石粉的制砂工艺。 3.11 机制砂湿法工艺 manufactured sand wet-process production 在干燥或潮湿条件下破碎,采用水力分选和除去机制砂中石粉的制砂工艺。 3.12 天然砂混凝土 natural sand concrete 采用天然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3.13 机制砂混凝土 manufactured sand concrete 掺用机制砂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3.14 机制砂砂浆 manufactured sand mortar 掺用机制砂配制而成的砂浆。 4 技术要求 4.1 分类 机制砂按产源分为天然岩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废石机制砂和再生机制砂。 4.2 规格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 f 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砂:μ f =3.7~3.1; 中砂:μ f =3.0~2.3; 细砂:μ f =2.2~1.6。 4.3 类别 机制砂按技术指标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 4.4 技术指标 4.4.1 颗粒级配 3 DB36/T 1152-2019 4.4.1.1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 1 的规定;机制砂的级配类别应符合表 2 的规定。对于砂浆用砂, 4.75m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应为 0。 4.4.1.2 机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 1 中累计筛余相比, 除公称粒径为 4.75mm 和 600μm 的累计筛余外, 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超出表中限定范围,但超出量不应大于 5%。 4.4.1.3 当机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表 1 的规定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 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可使用。 表1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 方孔筛筛孔边长/mm 累计筛余/%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1区 10~0 35~5 65~35 85~71 95~80 97~85 2区 10~0 25~0 50~10 70~41 92~70 94~80 3区 10~0 15~0 25~0 40~16 85~55 94~75 表2 级配类别 类别 Ⅰ类 级配区 2区 Ⅱ类 Ⅲ类 1、2、3区 4.4.2 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 机制砂的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机制砂的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 类别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Ⅰ类 Ⅱ类 Ⅲ类 0 ≤1.0 ≤2.0 MB<1.4 ≤10.0 MB≥1.4 ≤1.0 ≤3.0 ≤5.0 4.4.3 坚固性 4.4.3.1 天然岩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和废石机制砂的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的质量 损失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天然岩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和废石机制砂的坚固性指标 类别 Ⅰ类 质量损失/% Ⅱ类 ≤8 Ⅲ类 ≤10 4.4.3.2 再生机制砂的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的质量损失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5 再生机制砂的坚固性指标 类别 Ⅰ类 Ⅱ类 Ⅲ类 质量损失/% <8 <10 <12 4.4.4 有害物质
DB36-T 1152-2019 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制砂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4:20: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