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150 B 41 备案号: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2894 —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haematopotietic necrosis 2018 - 11 - 12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18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22/T 289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质楠、蔺丽丽、李壮、谢宜涛、袁海延、常悦、张瑞雪。 I DB22/T 2894—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的疫病信息、诊断及预防 控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鱼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预防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5805.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 SC/T 1132 渔药使用规范 SC/T 7015 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缩略语 IHN: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IHNV: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4 疫病信息 4.1 病原 4.1.1 4.1.2 4.1.3 4.2 IHNV 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粒外弹状病毒属(Novirhabdovirus)。 IHNV 对热、酸、醚敏感。很容易被一般消毒剂和干燥方式灭活。 IHNV 大量存在于受感染鱼类的肾、脾等组织器官及受精卵中。 易感鱼类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大麻哈鱼(O.keta)、马苏大麻哈鱼(O.masou)、大西洋鲑(Salmo salar)等冷水性鱼类。 4.3 流行特点 4.3.1 4.3.1.1 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 1 DB22/T 2894—2018 受感染病鱼向水体排出的粪便、尿液;接触过病原的捕捞、运输工具;接触过病原的人员等媒介传 播。 4.3.1.2 垂直传播 受感染亲本通过精液、卵传播。 4.3.2 易感阶段 1 龄之内易发病,其中开口至 3 月龄内的幼鱼最易受到感染。 4.3.3 发病水温 8 ℃~15 ℃,其中 8 ℃~12 ℃为发病高峰。 4.4 症状 4.4.1 不喜游动并避开水流;或狂暴乱窜、打转后突然死亡。 4.4.2 体色发黑,眼球突出。 4.4.3 腹部膨胀,肠道有黄色粘液,部分病鱼肛门处拖着不透明或棕褐色的假管型粘液粪便。 4.4.4 鱼鳃苍白,鳍基部或全身性点状出血。 4.4.5 病鱼剖检呈现贫血,肝、肾、脾苍白,体腔内可见腹水和内脏器官瘀斑;造血组织、肾、脾、 肝、胰腺和消化道出现变性、坏死。 5 诊断 按照 GB/T 15805.2 规定执行。 6 预防控制 6.1 水源 6.1.1 6.1.2 6.1.3 6.2 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使用无病毒污染的水孵化和饲养,定期对养殖用水进行检测。 对孵化车间和苗种培育车间的进水采用紫外线照射或臭氧消毒。 场地及工具 6.2.1 场区 6.2.1.1 有天然屏障或物理隔离设施,周围环境卫生良好,无污染源。 6.2.1.2 生产区、生活区隔离。 6.2.1.3 生产单位明确划分检疫隔离区、繁育区、养殖区、药品储存处、饲料储存处、工器具存放处、 废弃物处理处等。各功能区之间设有物理隔离设施,并有明显标识牌或警示标识。 6.2.2 6.2.2.1 6.2.2.2 6.2.2.3 2 进、排水设施 进水系统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蓄水沉淀、过滤、消毒等设施。 排水系统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尾水处理设施。 各功能区的进、排水通道各自独立。 DB22/T 2894—2018 6.2.3 工具管理 工具专区、专池(桶)专用,定期消毒。用三氯异氰尿酸等药物对养殖池、工具等进行消毒,药物 使用种类及用量按照SC/T 1132的规定执行。 6.3 受精卵或苗种 6.3.1 受精卵用浓度为 50 mg/L 的碘伏药浴 15 min,鱼卵受精后及出苗前各使用 1 次。 6.3.2 外购苗种经检疫并合格;或从列入国家、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监测结果连续 2 年为阴 性的苗种场购进。 6.4 饲料 6.4.1 6.4.2 6.5 投喂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的规定。 可在饲料中添加大黄末等具有免疫增强效果的中草药,用法及用量按照 SC/T 1132 的规定执行。 人员及车辆 6.5.1 6.5.2 6.6 外来人员、车辆进场消毒。 人员在检疫隔离区、繁育区、养殖区等入口处需消毒。 生物安全处理 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应按照SC/T 7015的规定处理。 6.7 建立无规定疫病苗种场 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维持苗种场内水生动物的特定卫生水平,从源头控制 疫病病原传播。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维持苗种场内水生动物的特定卫生水平,从源头 控制疫病病原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22-T 2894-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2894-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2894-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2894-2018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防控技术规范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1:31:4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