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13034.7 (22)申请日 2021.12.1 1 (71)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 200号 (72)发明人 刘伟 苏小伟 苏桂荣 丁志刚 杨沙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理工大 学专利中心 32203 专利代理师 封睿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计算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理论极化曲 线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缓蚀剂在金属表面 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从铁体相中得到纯净的 Fe (110) 表面, 构建4 ×3×1的Fe (110) 表面并进 行结构优化得到稳定的Fe (110) 表面; 将缓蚀剂 分子依次放在Fe (110) 表面顶位置处, 并对结构 进行优化, 得到稳定的吸附结构; 在缓蚀剂分子 上添加水分子层, 并对结构进行优化, 得到稳定 的共吸附体系; 计算共吸附体系的平 面平均电子 势能, 得到体系的电极电位, 以及共吸附体系的 表面电荷信息; 将共吸附体系作为阴极和阳极, 模拟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失电子与阴极得电子过 程, 计算体系在不同电荷状态下的电极电位, 将 得到的电极电位线性拟合, 即得理论极化曲线。 本发明能够较好的给出各种缓蚀剂在不同金属 表面上的极化曲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4676547 A 2022.06.28 CN 114676547 A 1.一种计算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建立电化学 腐蚀模型, 实现材 料极化曲线的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从铁体相中得到纯净的Fe(110)表面, 构建4 ×3×1的Fe(110)表面并进行结构 优化得到稳定的F e(110)表面; 步骤2, 将缓蚀剂 分子依次放在Fe(110)表面顶位置处, 并对结构进行优化, 得到稳定的 吸附结构; 步骤3, 在上一步得到的吸附模型基础上, 在缓蚀剂分子上添加水分子层, 并对结构进 行优化, 得到稳定的共吸附体系; 步骤4, 计算共吸附体系的平面平均电子势能, 根据金属层和水分子层 之间的电势差得 到体系的电极电位, 并得到共吸附体系的表面电荷信息; 步骤5, 将共吸附体系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 向共吸附体系引入一系列的过量表面电 荷, 通过施加或削减0.5 ‑2个电子来计算体系在不同电荷状态下的电极电位, 将得到的电极 电位经过线性拟合, 即得理论极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缓蚀剂在金属 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 从铁体相中得到纯净的Fe(110)表面, 构建4 ×3×1的Fe(110)表面并进行结构优 化得到稳定的Fe(110)表面, 具体方法为: 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 导入铁单胞结构, 对 铁单胞进行切面, 切出Fe(110)表面并设置为3层, 使用supercell功能将切出的Fe(110)表 面进行扩胞至4 ×3×1, 并在VASP中采用PB E+vdWsurf的DFT方法进行结构优化, 得到稳定的4 ×3×1的Fe(110)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缓蚀剂在金属 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将缓蚀剂分子依次放在Fe(110)表 面顶位置处, 并对结构进 行优化, 得到稳定的吸 附结构, 具体方法为: 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咪唑或苯并咪唑分子, 并在VASP中采 用PBE+vdWsurf的DFT方法进行结构优化; 将优化后的分子依次摆放在Fe(110)表面的顶位置 处, 并在V ASP中采用PBE+vdWsurf的DFT方法进行 结构优化, 得到稳定的吸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缓蚀剂在金属 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在缓蚀剂分子上添加水分子层, 并对 结构进行优化, 得到稳定的共吸附体系, 具体 方法为: 在步骤2中获得的吸附结构的基础上, 在缓蚀剂分子上方添加水分子层, 并在VASP 中采用PBE+vdWsurf的DFT方法进行 结构优化, 得到稳定的金属/缓蚀剂/水的共吸附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缓蚀剂在金属 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计算共吸附体系的平面平均电子势能, 根据金属层和水分子层之 间的电势差得到 体系的电极电位, 并得到共吸附体系的表 面电荷信息, 具体方法为: 利用VASP软件, 采用PBE 泛函的DFT方法计算缓蚀剂与Fe(110)表面以及水分子之间形成的共吸附体系的平面平均 电子势能, 得到金属表面电势EM和近邻金属表面的水分子层的电势Esol, 通过计算EM和Esol的 差值的绝对值, 即得到体系的电极电位, 计算公式为: ΔE=|EM‑Esol|, ΔE表示体系的电极 电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缓蚀剂在金属 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将共吸附体系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 向共吸 附体系引入一系列的过量表面电荷, 通过施加或削减0.5 ‑2个电子来计算体系在不同电荷状态下的电极电位, 将得到的电极电 位经过线性拟合, 即得理论极化曲线, 具体方法为: 利用VASP软件, 采用PBE泛函的DFT方法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676547 A 2分别计算共吸附体系在引入不同数量的表面电荷下的平面平均电子势能, 体系作为阳极 时, 向共吸 附体系引入一系列亏损表面电荷来计算电势, 进而获得不同亏损表面电荷下 的 电极电位; 体系 作为阴极时, 向共吸附体系引入一系列的过量表面电荷来计算电势, 进而获 得共吸附体系在不同过量表面电荷下 的电极电位; 将得到的电极电位进行线性拟合, 即得 到体系的理论极化曲线。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676547 A 3
专利 一种计算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理论极化曲线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54:35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71.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pdf
GB-T 41717-2022 核电厂老化管理与寿命管理术语.pdf
GB-T 31914-2015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指南.pdf
GB-T 22696.3-2008 电气设备的安全 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 第3部分:危险、危险处境和危险事件的示例.pdf
T-ZGCMITT 004—2021 DSA引导微创手术室配置要求.pdf
GB-T 14460-2015 涤纶低弹丝.pdf
GM-T 0068-2019 开放的第三方资源授权协议框架.pdf
GB-T 21286-2007 充气轮胎修补.pdf
DB12-T 455-2012 贵金属及珠宝玉石饰品经营服务规范 天津市.pdf
GB-T 30149-2019 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pdf
6-01-07-01 海盐制盐工.pdf
GB-T 33840-2017 水套加热炉通用技术要求.pdf
信通院 区块链白皮书 2023年.pdf
DL-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pdf
信通院 大模型治理蓝皮报告 2023年 ——从规则走向实践.pdf
甲子光年 2024年 AI Agent行业报告.pdf
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pdf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pdf
GB-T 15610-2008 同色异谱的目视评价方法.pdf
GB-T 17569-2021 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71.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