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10519.9
(22)申请日 2022.08.23
(71)申请人 武汉昶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
街道十字东街7号
(72)发明人 魏文杰
(51)Int.Cl.
G01M 13/00(2019.01)
G06F 30/17(2020.01)
G06F 119/04(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可靠性弹簧 疲劳性能预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能
预测方法, 涉及弹簧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本发明
包括步骤1、 产品选 取; 在置信 度1‑α、 可靠性P条
件下, 取样本数n的同规格弹簧钢丝与对应的圆
柱压缩弹簧产品; 步骤2、 压缩实验; 选取三个应
力水平即弹簧压缩过程中的内侧切应力并分别
标记为S1、 S2、 S3来进行弹簧压缩疲劳试验, 得到
三组疲劳寿命; 步骤3、 扭转实验; 对弹簧钢丝试
件施加纯剪切应力S1、 S2、 S3, 进行弹簧钢丝扭转
试验, 得到三组疲 劳寿命; 步骤4、 疲劳曲线拟合;
采用基于威布尔分布的三参数函数模型进行疲
劳曲线拟合; 步骤5、 建立疲劳曲线关系模型; 步
骤6、 对比验证。 本发明为弹簧疲劳研究提供了简
便又低成本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15406637 A
2022.11.29
CN 115406637 A
1.一种高可靠性弹簧 疲劳性能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1、 产品选取; 在置信度1 ‑α、 可靠性P条件下, 取样本数n的同规格弹簧钢丝与对应
的圆柱压缩弹簧产品, 其中
1‑α表示置信水平, 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
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 α表示疲劳试验的显著性水平, P表示真实疲劳寿命大于最小观测值
时总样本的失效概 率, n表示 疲劳试验中试件的样本容 量;
步骤2、 压缩实验; 选 取三个应力水平即弹簧压缩过程中的内侧切应力并分别标记为S1、
S2、 S3来进行弹簧压缩疲劳试验, 得到三组疲劳寿命;
步骤3、 扭转实验; 对弹簧钢丝试件施加纯剪切应力S1、 S2、 S3, 进行弹簧钢丝扭转试验,
得到三组疲劳寿命;
步骤4、 疲劳曲线拟合; 采用基于威布尔分布的三 参数函数模型进行疲劳曲线拟合;
式中, α和C为待定的系数, S0对应中值
疲劳极限, CR表示可靠度为R时对应疲劳曲线的参数,Na表示特征寿命, N0(S)表示试验应力
为S时,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位置参数, αR表示可靠度为R对应P ‑S‑N曲线的待定参数, 拟合
疲劳曲线时会消除;
步骤5、 建立疲劳曲线关系模型; 通过进行数值变换、 多项式拟合、 误差分析等数据处理
方法, 建立两条疲劳曲线的对应关系模型f=F(N钢 丝, N弹簧);
步骤6、 对比验证; 将根据关系模型计算得出的弹簧疲劳性能参数与实际测验所得数据
进行对比验证确认疲劳曲线关系模型的可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 能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中主要采用三 参数函数模型进行曲线拟合的详细步骤为:
步骤1.1: 某一应力水平下, 试验样件的疲劳寿命n服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 其概率密度
函数可表示为:
exp表示以自然 常数e为
底的指数函数, f(N)为试验样件的疲劳寿命N 服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 率密度函数;
步骤1.2: 拟合出来的疲劳曲线还需要考虑其可靠度, 也就是疲劳学中的失效概率, 其
数学表达式为:
表示N≥N0时, 发生疲劳断裂
的概率;
步骤1.3: 利用成组法求P ‑S‑N曲线时, 选定的每一应力水平下都进行一组疲劳试验, 并
得到该应力水平下服从三 参数分布的三 参数, 利用公式:
N=N0+(‑ln R)1/b(Na‑N0)
求出一定可靠度下的可靠寿命NR, 然后将每个应力水平和相应的可靠寿命进行拟合即
得P‑S‑N曲线方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 能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公式中: b 表示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 N为特征寿命; N0为其位置参数, 即是最小疲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06637 A
2劳寿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 能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5中对于两条疲劳曲线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的求解, 通过解析法或数值法进行求解, 其中,
解析法为: 若两条曲线能转化成一个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 则通过旋转、 平移 等手段将 两条
直线重合, 从而求得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模型; 其中, 数值法为: 若两条曲线不能转化成一
个坐标系的两条直线, 则通过数值拟合, 通过寻找变量之 间的映射关系, 以变量的映射关系
表示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 能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扭转实验的详细操作为: 按分组法知道三组S1、 S2、 S3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N1、 N2、 N3, 在
进行钢丝扭转疲劳试验时, 将多大应力S1、 S2、 S3进行试验得到的N'1,N'2,N'3可替代N1、 N2、
N3, 在进行正式扭转疲劳试验研究时, 做一个预试验, 拟合出弹簧应力和钢丝应力的转化关
系;
得到应力关系后, 做S1、 S2、 S3应力下的钢丝扭转疲劳试验, 在此应力下结合弹簧参数
对应的钢丝参数, 计算出限制频率和夹持力的范围, 再根据夹持力的范围和钢丝直径规格
选择合适的长径比, 进行钢丝扭转 疲劳试验, 依据置信度和可靠性选择 试验的最小次数;
若弹簧应力和钢丝扭转应力的关系未知时, 进行预试验, 找出应力关系式, 此阶段的弹
簧疲劳试验可参考已经存在的弹簧疲劳试验规范进行弹簧疲劳试验, 对于钢丝扭转疲劳试
验的各参数, 依据直径选取钢丝试验长度和夹持力, 依据钢丝直径和钢丝允许的最大切应
力选取限制频率进行钢丝扭转疲劳试验, 得到少量相同寿命下的弹簧应力和钢丝扭转应力
数据, 再进行线性拟合, 从而得到应力关系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 能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4拟合出的模型还要进行误差检测, 误差检测的具体操作是在钢丝扭转疲劳曲线上选取若
干个点A(Ni, s), 通过前面得到的应力关系模型进行应力修正S, 得到相同疲劳寿命下的弹
簧应力, 组合成点B(Ni, S), 再与真实进行弹簧疲劳试验得到的弹簧疲劳曲线进行误差分
析, A(Ni, s)表示 疲劳曲线上选取的第i个点的疲劳寿命与应力组成的点。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06637 A
3
专利 一种高可靠性弹簧疲劳性能预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7:23: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