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52288.3 (22)申请日 2021.12.28 (73)专利权人 苏州科技大 学 地址 215009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学府路 99号 (72)发明人 李长明 史转转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47 专利代理师 胡小龙 (51)Int.Cl.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单细胞捕获微 流控芯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芯片 包括若干个凹型微流体通道, 所述微 流体通道的最高处底部设置有微孔, 并在微孔下 方设置检测池, 微流体通道正对微孔上方设置有 垂直于微流体通道的微流体支路, 检测池底部与 微流体通道的最低处连通, 检测池底部嵌入对细 胞实时监测的电极, 检测时细胞悬液以一定流速 流过芯片主通道, 通过类十字型微流体的控制和 微孔的形式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捕获, 捕获过程 不需要施加其他外力; 同时位于检测池底部的电 极对细胞的状态及其释放的生物小分子进行实 时传感分析, 这对于单细胞的实时快速捕获和分 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单细胞测序以及单细胞 实 时分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多功能分 析平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7499256 U 2022.09.27 CN 217499256 U 1.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若干个凹型微流体通道, 所述微流体通道的最高处底部设置有微孔, 并在微孔下方设置检测池, 微流体通道正对微 孔位置上方设置有垂 直于微流体通道的微流体支路, 检测池底部与微流体通道的最低处连 通, 检测池底部嵌入对细胞实时监测的电极, 所述微流体通道或微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单 个细胞的直径且小于 两个细胞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微流体支路的直 径大于或等于单个细胞的直径且小于 两个细胞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池与微流体通道 连接的通道直径小于单个细胞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选自金电极、 碳 电极、 ITO电极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体通道的宽度 范 围为15~45 μm; 所述 微孔的直径为25~6 0 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池与微流体通道 连接的通道直径为5~ 25 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细胞捕 获微流控芯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流体支路的直径为 10~30 μ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99256 U 2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单细胞检测领域, 具体涉及单细胞捕获微 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0002]捕获单个细胞是开展单细胞水平精准测试的重要前提。 目前, 光镊捕获技术在操 控单个细胞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光镊具有微米级范围定位的能力, 能够精确 地捕获和移 动单个细胞。 光镊不需要接触细胞, 整个操作可以在密封的容器里进行, 对细胞损伤较少 。 但是, 光镊需要的设备要求较高, 价格昂贵, 并且不能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捕获和分析。 微 流控芯片由于具有体积小、 样品用量少、 操作速度快、 高通量、 成本低等优点, 还能有效避免 人为操作的误差使得到的数据更可靠。 此外,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 透明 度高适合观察单细胞 的移动和捕获情况。 因此, 可以通过在微流控芯片 中设计与细胞尺寸 匹配的微米级二 维或三维通道可实现对单个细胞的操纵, 将微流控芯片用于单细胞的捕获 可为满足单细胞分析 领域对捕获单细胞的需求 提供新思路。 [0003]传统的光镊捕获技术可以实现对单个细胞的操控, 能够精确地捕获和移动单个细 胞。 但是, 光镊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且价格昂贵, 更重要的是不能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捕获 和单细胞分析。 传统的为了实现高效、 准确的高通量单细胞捕获, 大多是基于光、 电、 声、 磁 的捕获法, 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驱使细胞移动到特定的捕获位置。 目前已报道的多种微流 控单细胞捕获技术中, 基于介电电泳等技术结合微流控的平台虽然可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 捕获, 然而该平台需要调控多种操作参数且不能实现对捕获的单细胞 的实时检测分析。 基 于液滴微流控的单细胞捕获方法适合于需要将单细胞和 其他反应试剂独立包裹在微液滴 中进行单细胞的分析, 但是这种方法经常存在单个液滴中无细胞包裹或多个细胞包裹的情 况, 并且包裹单细胞后的微液滴位置难以固定, 不太适合特定单细胞的实时观察。 因此, 急 需涉及一种实时高效观察单细胞的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通过合理地 设计芯片 中的微结构, 使得细胞悬液在以一定流速流过芯片主通道时, 通过类十字型微流 体的控制和微孔的形式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捕获, 捕获过程不需要施加 其他外力。 同时在 微孔下方 的检测池底部设计有能够对细胞 的状态及其释放的生物小分子进行实时传感分 析的微电极, 这对于单细胞的实时快速捕获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单细胞测序以及单 细胞实时分析等领域 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多功能分析平台。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6]1、 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若干个凹型微流体通道, 所述微 流体通道的最高处底部设置有微孔, 并在微孔下方设置检测池, 微流体通道正对微孔位置 设置有垂直于微流体通道的微流体支路, 检测池底部与微流体通道的最低处连通, 检测池 底部嵌入对细胞实时监测的电极, 所述微流体通道或微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单个细胞的直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499256 U 3

.PDF文档 专利 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第 1 页 专利 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第 2 页 专利 单细胞捕获微流控芯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13: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