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76824.8
(22)申请日 2022.09.02
(71)申请人 广州市华粤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开源大
道11号C2栋第一层
(72)发明人 励红峰 史振志 汤超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三环 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专利代理师 吴松滨
(51)Int.Cl.
C12Q 3/00(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12(2006.01)C12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培 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
法及系统,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逐一检测第一混
合气体中包含的各气体浓度; 根据每一气体的浓
度调整对应进气通道的输出速率, 以使第一混合
气体的浓度符合培养箱单元预设的气体浓度; 将
第一混合气体发送至培养箱单元; 获取每一培养
箱的输出气体并汇总进行杀菌处理, 生成第一循
环气体并与主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进行混合后
发送至培养箱单元。 本申请技术方案, 无需针对
每一培养箱单独设置对应的气体控制通道也可
以实现精 准的气体浓度控制效果; 对 各培养箱输
出气体汇总后进行杀菌处理, 不仅可以对培养箱
输出气体进行妥善处理, 提高资源利用率, 还可
以防止外界的病菌进入培养箱单元, 提高培养环
境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
CN 115369189 A
2022.11.22
CN 115369189 A
1.一种多培 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主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并进行混合, 生成第一混合气体; 其中所述主进气单元包
含至少两路进气通道, 每一所述进气通道用于传输一种气体;
逐一检测所述第 一混合气体中包含的各气体浓度; 根据每一气体的浓度调 整对应进气
通道的输出速率, 以使所述第一混合气体的浓度符合培 养箱单元预设的气体浓度;
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发送至所述培养箱单元; 其中, 所述培养箱单元包含至少两个培
养箱;
获取每一所述培 养箱的输出气体并汇总进行 杀菌处理, 生成第一循环气体;
将所述第一循环气体与所述主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进行混合后发送至所述培养箱单
元;
实时监测所述主 进气单元与所述培 养箱单元间的气体传输数据;
当所述气体传输数据出现异常时, 切断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培养单元间的气体传
输, 并驱动副进气单 元输出气体至所述培 养箱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所述气体传
输数据出现异常时, 切断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培养单元间的气体传输, 并驱动副进气单
元输出气体至所述培 养箱单元, 具体包括:
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副进气单 元共同对所述培 养箱单元的气体传输情况进行监测;
当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培养箱单元间的气体传输数据出现异常且持续时间达到第
一预设时长时, 切断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培养单元间的气体传输, 并驱动所述副进气单
元输出气体至所述培养箱单元; 其中, 所述副进气单元内包含与所述主进气单元相同数量
的进气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 一混
合气体发送至所述培 养箱单元前, 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进行 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 一混
合气体发送至 培养箱单元, 具体为:
根据每一所述培养箱预设的气体流量对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进行分流生成对应的分流
气体, 并对应发送至每一所述培 养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每一所述
培养箱预设的气 体流量对所述第一混合气 体进行分流并对应发送至每一所述培养箱, 还包
括:
实时检测流入每一所述培 养箱的分流气体的流速;
根据所述流速调节所述分流气体流入对应培养箱的气体阻力以使流入每一所述培养
箱的分流气体流 量符合预设气体流 量。
6.一种多培养箱 的气路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
的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 包括: 主进气单元、 第一混合仓、 过滤器、 气体传感器单元、 进
气分流单 元、 培养箱单元、 回气合 流单元、 杀菌单 元、 第一隔膜泵和第一单向阀, 具体为:
所述主进气单元内包含至少两路进气通道;
每一所述进气通道 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混合仓连接; 其中, 所述第一混合仓内设置有
容纳腔体用于将 每一所述进气通道传输的气 体进行初步混合, 所述第一混合仓还设置有弯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69189 A
2曲管道与所述 容纳腔体连接, 用于对气体进行二次混匀;
所述第一混合仓的输出端与所述过 滤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过滤器依次与所述气体传感器单 元和所述进气分流单 元连接;
所述培养箱单元内包含至少两个培养箱; 其中, 每一所述培养箱 的输入端依次与流量
检测单元和气阻单 元连接, 所述气阻单 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气分流单 元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所述培 养箱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气合 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回气合 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杀菌单 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杀菌单 元依次经 过所述第一隔膜泵和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混合仓连接;
每一所述进气通道用于传输一种气体;
所述第一混合仓用于对主 进气单元输出的气体进行混合, 输出第一混合气体;
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进行 过滤;
所述气体传感器单 元用于检测所述主 进气单元中每一所述进气通道传输的气体浓度;
所述进气分流单 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混合气体进行分流;
所述杀菌单 元接收所述回气合 流单元发送的气体并进行紫外杀菌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培养箱的气
路控制系统还 包括辅助进气模块, 具体包括:
所述辅助进气模块内包含副进气单元、 第二混合仓、 第 二隔膜泵、 气体浓度检测单元和
换向阀;
所述换向阀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单元内最后一个培养箱与所述回气合流单元间的连接
通道中; 其中, 所述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气合流单元连接; 所述换向阀的第二端与所述
第二隔膜泵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隔膜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混合仓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 所述副进气单元内设置与 所述主进气单元内相同数量的进气通道且每一所述进
气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混合仓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混合仓的输出端和所述气体浓度检测单元与所述培养箱单元内最后一个培
养箱连接 。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培养箱的气
路控制系统还 包括:
所述气体浓度检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主进气单元与所述培养箱单元间的气体传
输数据;
当所述气体传输数据 出现异常且持续 时间达到第 一预设时长时, 控制所述换向阀的机
能位切换, 切断所述主 进气单元与所述培 养单元间的气体传输;
驱动所述副进气单 元输出气体至所述培 养箱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 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所述副进
气单元输出气体至所述培 养箱单元, 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隔膜泵进入工作状态; 其中, 所述第二隔膜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二混合仓
的气体并充气至所述回气合 流单元;
抽取所述第二混合仓的气体充气至所述回气合 流单元;
所述回气合流单元输出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杀菌单元、 所述第一隔膜泵、 第 一单向阀、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69189 A
3
专利 一种多培养箱的气路控制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