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23208.8
(22)申请日 2022.07.14
(71)申请人 李晋
地址 271099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大
街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72)发明人 李晋 朱小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30
专利代理师 殷秀花
(51)Int.Cl.
C12M 1/00(2006.01)
C12M 1/22(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38(2006.01)C12M 1/24(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N 1/20(2006.01)
C12R 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化细菌 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细菌培养技术领域的一种智
能化细菌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包括一种智能化
细菌培养箱, 包括培养箱和培养室, 所述培养室
的内部插接有若干存放组件, 所述培养室的内部
设置有位于存放组件背面的封挡组件, 所述存放
组件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槽。 本发 明通过密封板可
以便于工作人员将部分存放组件和培养皿取出,
以便取用内部培养的细菌, 同时也便于对这些存
放组件或培养皿进行清洗, 避免产生交叉污染;
而封挡组件的设置可以在拿取部分存放组件时,
通过与密封板和按压板的配合避免外界空气对
未取用的培养皿造成污染; 通过密封塞和密封圈
可以在封装板和顶板的配合下提高对培养室的
风装严密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115141711 A
2022.10.04
CN 115141711 A
1.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包括培养箱(1)和培养室(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室(2)
的内部插接有若干存放组件(4), 所述培养室(2)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存放组件(4)背面的封
挡组件(3), 所述存放组件(4)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槽(5), 所述存放槽(5)内腔的底部开设有
若干均匀排列的定位槽(6), 每个所述定位槽(6)的内部均放置有培养皿(7), 每个所述培养
皿(7)的外部均套接有定位套(8), 每个所述定位套(8)外部均固定套接有按压板(9), 若干
所述按压 板(9)的总面积与存放槽(5)的剖面 面积相同;
所述封挡组件(3)包括有封挡板(31), 所述封挡板(31)的正面与存放组件(4)接触, 所
述封挡板(31)的侧面与培养室(2)或按压板(9)接触, 所述封挡板(31)的背面连接有复位弹
簧(32), 所述复位弹簧(32)的后端与培 养室(2)内腔的背面相连接;
所述存放组件(4)包括有培养架(41), 所述培养架(41)的正面连接有密封板(42), 所述
密封板(42)的正面开设有拉槽(43), 所述培养架(41)的底部开设有通风槽(44), 所述培养
架(41)的侧面连接有卡接条(45), 所述卡接条(45)插接于培养箱(1)的内部, 所述培养架
(41)和密封 板(42)的顶部与封挡板(3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架(41)为可透
气的钢性过 滤网结构, 所述密封 板(42)为实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架(41)的内部
开设有位于定位槽(6)底部的活动槽(10), 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套接有活动块(11), 所述
活动块(11)的底部连接有定位弹簧(12), 所述定位弹簧(12)的底部与活动槽(10)内腔的底
部相连接, 所述活动块(11)的顶部与定位套(8)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块(11)的内径尺 寸与定
位套(8)的内径 尺寸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箱(1)的背面
设置有恒温系统(13), 所述培养室(2)的内部开设有左右两个进气腔(14), 所述进气腔(14)
内腔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通气管(15), 所述通气管(15)通过软管与恒温系统(13)相 互连
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室(2)的内部
插接有位于存放组件(4)前端的密封塞(16), 所述密封塞(16)的背面与密封板(42)接触, 所
述密封塞(16)的前端延伸至培养箱(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封装板(17), 所述封装板(17)
的背面连接有位于密封塞(16)外侧的密封圈(18), 所述密封圈(18)的背面与培养箱(1)接
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箱(1)的左右
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9), 所述滑槽(19)的每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接架( 20), 所述连接架
(20)的中部螺纹套接有丝杆(21), 所述丝杆(21)的背面贯穿连接架(20)且卡接有顶板
(22), 所述顶板(2 2)与封装板(17)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培养箱(1)的顶部设置
有触摸屏(23), 所述培养箱(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触摸屏(2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
连。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系统(13)的内
部设置有风机(131)、 补风管(132)、 加湿器(133)、 干燥器(134)、 制冷器(135 )和加热器
(136), 所述风机(131)的进气端通过软管与部分通气管(15)相连通, 所述制冷器(135)和加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41711 A
2热器(136)的出气端通过三通管与另一部分通气管(15)相连通, 所述补风管(132)与风机
(131)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补风管(132)、 加湿器(133)、 干燥器(134)、 制冷器(135)和加热器
(136)进气端均设置有电磁阀(1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131)的出气
端通过三通管与加湿器(133)和干燥器(134)的进气端相连通, 所述加湿器(133)和干燥器
(134)的出气端通过四通管与制冷器(13 5)和加热器(13 6)的进气端相连通。
10.适用于权利要求1 ‑9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操
作方法如下:
S1.将盛放培养皿的若干存放组件(4)和培养皿(7)整体插入到培养室(2)的内部, 并推
动封挡板(31)使其在培 养室(2)的配合下挤压复位弹簧(32)使其弹力恢复性能增 加;
S2.通过封装板(17)将密封塞(16)插入到培养室(2)的内部, 同时使得封装板(17)和培
养箱(1)夹紧密封圈(18), 然后在滑槽(19)和转轴的配合下翻转连接架(20)使其翻转至封
装板(17)的前端, 然后旋转顶板(22)使其在连接架(20)的配合下通过顶板(22)推动封装板
(17), 并在培 养箱(1)的配合下夹紧密封圈(18), 即可进行培 养;
S3.通过触摸屏(23)和控制器的配合对培 养室(2)内部环境进行调节;
S4.若通过触摸屏(23)选择主观模式, 则通过触摸屏(23)依次输入所需调节的气压、 湿
度及温度值, 确认后系统通过培养室(2)内部传感器检测数据于输入值进行对比后自动开
启对应的设备及相关电磁阀(137);
S5.若选择客观模式, 首先通过触摸屏(23)对菌种及相关条件进行选择, 之后系统根据
控制器内预设的数据自动开启风机(131), 并根据培养 室(2)内部传感器与预设数据进 行对
比, 快速判 定所开启的加湿器(133)或干燥器(134)以及制冷器(135)或加热器(136), 同时
开启对应位置的电磁阀(137), 即可快速自动对培养室(2)内部的环境(温度、 湿度及气压)
进行调控
S6.培养一段时间后, 旋转丝杆(21)解除顶板(22)对封装板(17)的锁止, 将连接架(20)
翻转至培养箱(1)的上方并开启封装板(17); 然后通过拉槽(43)拉出对应的存放组件(4),
即可取用对应部分的培 养皿(7);
S7.由于存放组件(4)的移动可以在复位弹簧(32)的弹力恢复作用下推动封挡板(31)
使其跟随存放组件(4)移动, 并在上下相邻的密封板(42)和按压板(9)的配合下再次对培养
室(2)的内部进行封闭;
S8.此时向下按压取用培养架(41)顶部的按压板(9)可以推动定位套(8)和活动块(11)
向下移动并挤压定位弹簧(12)使其 弹力恢复性能增加, 同时使 得定位套(8)和按压板(9)暴
露出培养皿(7)以便实验人员抓取, 即可 取用对应培 养皿(7)内部的细菌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41711 A
3
专利 一种智能化细菌培养箱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7: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