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74632.8
(22)申请日 2022.07.01
(71)申请人 哈尔滨工程大 学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
通大街145号
(72)发明人 杨飘萍 丁鹤 贺飞 盖世丽
冯莉莉 李思怡 刘志亮 杨丹
(74)专利代理 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
务所 23109
专利代理师 李红媛
(51)Int.Cl.
A61K 41/00(2020.01)
A61K 47/04(2006.01)
A61K 47/60(2017.01)
A61K 47/69(2017.01)A61P 35/00(2006.01)
C01B 33/18(2006.01)
B82Y 4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
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
备方法, 它涉及具有热效应的硅基纳米材料的合
成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方法合成的Sm ‑Co双
金属材料尺 寸过大、 磁性团聚严重无法均匀分散
的的问题。 制备方法: 一、 合成球状硅纳米颗粒;
二、 合成硅负载材料; 三、 制备亲水性的纳米颗
粒。 本发明用于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
的制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6页
CN 115137824 A
2022.10.04
CN 115137824 A
1.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的:
一、 合成球 状硅纳米颗粒:
①、 将模板剂及三乙醇胺加入到水中, 在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 混合搅拌30min
~60min, 得到透明溶液A;
所述的透明溶液A中模板剂的浓度为0.05g/mL~0.15g/mL; 所述的透明溶液A中三乙醇
胺的浓度为0.0 01g/mL~0.0 02g/mL;
②、 按升温速度为3℃/min~10℃/min, 将透明溶液A升温至80℃~100℃, 并在温度为
80℃~100℃的条件 下, 反应5min~10min, 然后滴加硅源, 在温度为80℃ ~100℃的条件下,
搅拌均匀, 得到 乳白色的溶 液B;
所述的硅源与透明溶 液A的体积比为1:(10~15);
③、 在温度为80℃~100℃的条件下, 乳白色的溶液B反应30min~80min, 反应后降温至
室温, 然后静置过 滤或离心洗涤, 得到白色的粉体C;
④、 将白色的粉体C加入到氯化钠的甲醇溶液中, 得到溶液D, 按升温速度为3℃/min~
10℃/min, 将溶液D升温至30℃ ~35℃, 均匀搅拌2h~5h, 反应后降温至室温, 然后静置过滤
或离心洗涤, 得到白色的粉体E;
所述的氯化钠的甲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0.5 %~0.1%; 所述的溶液D中白色的粉体C
的浓度为5mg/mL~10mg/mL;
⑤、 将白色的粉体E按步骤一 ④重复2次~3次, 最后干燥, 得到微小SiO2粉体;
二、 合成硅负载 材料:
①、 将微小Si O2粉体、 钐源、 钴源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三乙二 醇中, 超声或者搅拌
分散均匀, 得到溶 液F;
所述的F溶液中微小SiO2粉体的浓度为0.001g/mL~0.0025g/mL; 所述的F溶液中钐源的
浓度为0.003g/mL~ 0.004g/mL; 所述的F溶液中钴源的浓度为0.001g/mL~ 0.016g/mL; 所述
的F溶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01g/mL~0.02g/mL;
②、 按升温速度为3℃/min~10℃/min, 将溶液F升温至40℃~60℃, 并在温度为40℃~
60℃的条件下, 保温0.3h~0.6h, 再按升温速度为3℃/min~10℃/min, 升温至105℃~110
℃, 并在温度为105℃~110℃的条件下, 抽真空0.5h~1h, 然后通入氮气, 按升温速度为3
℃/min~10℃/min, 升温到270℃~300℃, 并在温度为270℃~300℃的条件下, 保温1h~
2h, 再降温至室温, 然后静置过 滤或离心洗涤并干燥, 得到SiO2:Sm/Co粉体;
三、 制备亲水性的纳米颗粒:
将SiO2:Sm/Co粉体、 氨基源、 EDC及PEG源加入到水中, 按升温速度为3℃/min~10℃/
min, 升温至30℃~50℃, 并在温度为30℃~50℃及搅拌速度为100r/min~ 300r/min的条件
下, 搅拌24h~48h, 得到溶 液G, 溶液G离心洗涤干燥, 得到SiO2:Sm/Co‑PEG粉体;
所述的溶液G中SiO2:Sm/Co粉体的浓度为1g/mL~4g/mL; 所述的溶液G中氨基源的浓度
为1g/mL~4g/mL; 所述的溶液G中EDC的浓度为1g/mL~4g/mL; 所述的溶液G中PEG源的浓度
为2g/mL~8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一 ①中所述的模板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37824 A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一 ②中所述的硅源为 正硅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一 ③与步骤一 ④中所述的离心洗涤具体是在离心速率为4000转/ 分~10000转/ 分的
条件下, 离心取沉淀, 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 在离心速率为4000转/分~10000转/分的条
件下, 离心取沉淀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二 ①中所述的钐源为乙酰丙酮钐; 步骤二 ①中所述的钴源为乙酰丙酮钴; 步骤二 ①
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子量 为30K。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二 ①所述的钐 源与钴源的摩尔比为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二 ②中所述的离心洗涤具体是在离心速率为6000转/分~12000转/分的条件下, 离
心取沉淀, 再加入乙酸乙酯超声分散, 在离心速率为6000转/分~12000转/分 的条件下, 离
心取沉淀, 然后加入乙醇超声分散, 在离心速率为6000转/分~12000转/分的条件下, 离心
取沉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氨基源为N,N ‑二甲基甲酰胺; 步骤三中所述的PEG源为NH2‑PEG‑COOH或
NH2‑PEG‑SH; 步骤三中所述的PEG源分子量 为5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三中所述的离心洗涤具体是在离心速率为4000转/分~10000转/分 的条件下, 离心
取沉淀, 加入乙酸乙酯超声分散, 然后在离心速率为4000转/分~10000转/分 的条件下, 离
心取沉淀, 加入乙醇超声分散, 最后在离心速度为4000转/分~10000转/分的条件下, 离心
取沉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步骤一 ⑤、 步骤二②及步骤三中所述的干燥具体是在真空烘箱温度为30℃ ~70℃的条件
下, 干燥6 h~12h。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37824 A
3
专利 一种具有热效应的硅担载双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