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3.100 CCS C 60 DB 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 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质量控制规范 Quality control specification for tests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micronucleus in radiation workers’ health examinations 2021 - 12 - 2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930—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要求 ............................................................. 3 6 染色体畸变检测质量控制 ........................................................... 3 7 微核检测质量控制 .................................................................. 7 附录 A (资料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规程 ................................... 8 附录 B (资料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原始记录 ............................. 10 附录 C (资料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报告 .................................. 12 I DB11/T 193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煜、罗环、梁婧、杨梦迪、王如刚、赵芳红、房云、蔡卫红、李隆飞、赵金 萍、杨红艳、况海涛、于建平、高建华。 II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査中,开展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和微核检测的基本 要求、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要求以及检测的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査中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8236 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 WS/T 187 淋巴细胞微核估算受照剂量方法 GBZ 98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 GBZ 11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 GBZ/T 248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WS/T 18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al aberration 人员或细胞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作用后,细胞中染色体发生的数量或结构上的改变。 3.2 微核细胞 micronucleus cell 胞质中含有微核的双核淋巴细胞。 4 基本要求 4.1 应建立实验室院感防控制度、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手卫生制度等。 4.2 应每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机构组织开展的实验室间比对(包括复核),独立完成,相关 材料需归档保存。 4.3 技术人员要求 4.3.1 遗传实验室应有 2 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能及时准确完成检测工作。 1 DB11/T 1930—2021 4.3.2 技术人员知识技能要求 4.3.2.1 技术人员应了解、熟悉或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掌握实验室基本管理条例和生物安全知识; b) 了解或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 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GB/T 28236、《职业性放射性疾 病诊断总则》(GBZ 112)等,掌握《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 98)、《放 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价》(GBZ/T 248)、WS/T 187 等; c) 熟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础知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内容;掌握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 畸变及微核检测的基本原理,明确其在辐射损伤评估中的作用;了解电离辐射诱发人淋巴细 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建立和用其估算生物剂量的方法。 4.3.2.2 技术人员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样本接收、登记、保存程序; b) 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c) 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显微镜及摄像装置等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保养;配备全自动 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的实验室,应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 d) 细胞培养方法; e) 染色体和微核制片技术; f) 染色体阅片应掌握性别识别、核型分析、染色体畸变和染色单体畸变的识别,使用规范符号记 录染色体畸变类型;微核阅片应掌握识别双核淋巴细胞和微核;显微摄影技术;准确记录染 色体畸变细胞及微核细胞坐标; g) 准确完成报告和评价。 4.3.3 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4.3.3.1 检查机构需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考核,染色体、微核制片合格率需达到 80%以上,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识别准确率需达到 90%以上,全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3.2 每年组织一次实验室内对相关技术能力的考核,进行能力确认。 4.3.3.3 技术人员至少每两年参加一次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 4.4 仪器设备的管理 4.4.1 实验室主要仪器应建立档案,并有标准操作程序。 4.4.2 实验室主要仪器有使用及维护保养记录。 4.4.3 实验室仪器或设备按要求每年检定或校准,使其运行正常。 4.5 标本片、电子图片、原始记录、报告和档案的管理 4.5.1 有染色体和微核标本片、原始记录、报告和档案的存放地点,有专门的电子存储设备用于存储 图片。 4.5.2 标本片存放期限为 2 年,原始记录和报告存放期限为 6 年,图片等电子文件存放 15 年。 4.5.3 职业健康检查档案保存时间应当自放射工作人员最后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不少于 15 年。 2 DB11/T 1930—2021 5 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要求 5.1 实验室 2 5.1.1 制片室面积宜大于20 m ,应配备排风装置、水平离心机、负压移液装置或真空吸液泵、水浴锅 等设备,宜选配细胞自动收获仪、自动制片机、自动染片机、自动接种仪等。 5.1.2 细胞培养间应配置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冰箱等。 5.1.3 显微阅片室应配置光学显微镜及摄像系统,宜选配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 5.2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要求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符合表1要求。 表1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要求 仪器设备 技术指标要求 必备/选配 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首选双人双面、垂直送风 必备 恒温培养箱 应选择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更佳 必备 离心机 应选择可放置 15 mL 离心管的水平式离心机 必备 光学显微镜 自带电源和坐标尺,油镜清晰(63 倍或 100 倍),配备高分辨率 数码摄像装置 必备 冰箱 4℃普通冰箱和-20℃低温冰箱 必备 电子天平 可读性 1 mg 必备 负压移液装置或真空吸液泵 / 必备 排风装置 便携式培养箱 灭菌设备 通风橱、排风罩等,使工作场所有毒物质浓度符合《工作场所有害 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要求 温度可控制在 18-24℃ 电热箱(有空气强制对流装置)、热压蒸汽灭菌器或环氧乙烷灭菌 器等 必备 选配 选配 涡旋混合器 / 选配 水浴锅(箱) / 选配 / 选配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细胞 自动收获仪、自动制片机、自动染 片机、自动接种仪 6 染色体畸变检测质量控制 6.1 染色体畸变检测 染色体畸变检测操作宜参照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与评 价》(GBZ/T 248)的规定。应采用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的方法。 6.2 样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6.2.1 血液采集应在所有放射性检查之前。 3 DB11/T 1930—2021 6.2.2 血液运输和保存的最佳温度为18℃~24℃。样本采集后应尽早接种,当日无法接种的样本保存 时间不宜超过72 h。 6.2.3 可接种到含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后于4℃~20℃保存。 6.2.4 每份样本应有唯一编号,编码规则由各实验室制定。 6.3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更换厂家或批次的培养基均应对至少两个血液样本进行比对实验,并有实验记录。 6.4 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 血液标本应在37℃培养箱中培养48 h~52 h,培养箱内应放置温度计进行温度监测。中老年人血液 样本宜接种多份平行样或适当延长培养时间。 6.5 染色体制片质量控制 6.5.1 合格中期细胞的选择 染色体数目为46±1;染色体分散良好,长短粗细适中,背景干净,各条染色体可清楚辨认。见示 例图1、图2和图3(1000×)。 图 1 正常染色体 图 2 双着丝粒体和无着丝粒断

pdf文档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930-2021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9:13: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