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1.040.97 CCS A 12 安 徽 3416 省 亳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16/T 005—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2021 - 12 - 31 发布 2022 - 03 - 01 实施 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16/T 00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亳州市华佗五禽戏推广中心、亳州市传统华佗五禽戏俱 乐部、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研究所、安徽华佗五禽戏养生文化推广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钟、陈静、周鹏程、佟战胜、周易。 I DB 3416/T 005—2021 引 言 亳州是华佗故里,五禽戏的发源地,中国五禽戏之乡、中国五禽戏传承地、国际健身气功五禽戏之 都。华佗五禽戏是著名神医华佗在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和中医学的原理,模仿虎鹿 熊猿鸟五种动物生活习性和神态创编的导引养生功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生功法,属中医导引吐纳术, 是古中医治病的五术(即:砭、针、灸、药、导引按跷)之一,属传统中医治疗五术之一的导引术,是 内外兼修的好功法,流传至今已有1800余年。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被文化部列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9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华佗五禽戏是亳州市的传统体育之一,为增强亳州传统文化的竞争力,须建立健全五禽戏标准体系。 华佗五禽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具备实施标准化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国内华佗五禽戏领域标准空 缺,为统一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框架,有计划、系统化地制定和实施标准,同时也为了传承和弘扬五禽戏 优秀传统文化,特制定本文件。 II DB 3416/T 005—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的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构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华佗五禽戏 东汉末年著名医者华佗根据中医理论在前人导引术基础上,根据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中医学 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神态创编的导引养生功法。 注: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 4 标准体系结构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采用层次结构构建。第一级分为4个主类,第二级划分 为8个子类。体系结构图见图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基础通用 动作规范 54 式 动作 规范 图1 40 式 动作 规范 职业鉴定 职业 技能 培训 职业 技能 鉴定 职业 能力 评价 传承保护 保护 发展 宣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体系结构图 1 DB 3416/T 005—2021 5 标准明细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明细表见表1。 表1 一级主类 基础通用 二级子类 / 54式动作规范 动作规范 40式动作规范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标准明细表 体系内标准编号 10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10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基本术语 10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练习安全守则 10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形象标志 21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54式基础招式 21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54式动作规范 21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26式动作规范 21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13式动作规范 22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40式基础招式 22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40式动作规范 22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25式动作规范 31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培训管理办法 31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教练员职业基本要求 31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教练员职业道德规范 31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学员行为规范 32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职业等级标准 32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教练员职业管理办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职业能力评价基础体系 华佗五禽戏 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方法 3301 职业能力评价 3302 保护 传承保护 发展 宣传 5.1 构建与评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要求 41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保护指南 41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后续人才培养 42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可持续发展 42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文化产品 42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文化服务 43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比赛规程 430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推广站点管理办法 430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志愿者管理规范 体系内标准编号 采用四位数字的方式,标号规则如下: 2 标准名称 DB 3416/T 005—2021 X X XX 二级子类中标准顺序号,从01开始编排 在一级主类中的二级子类编号,从1开始编排,无二级分类的编号为0 一级主类编号,从1开始编排 3 DB 3416/T 005—2021 参 考 文 献 [1] GB/T 1301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2]《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体系总体方案》(2021年7月31日) [3]《华佗五禽戏》,董文焕著 [4]《古本新探 华佗五禽戏》,刘时荣著 [5]《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华佗五禽戏》,周金钟著 [6]《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华佗五禽戏26式》,周金钟、修海燕著 4
DB3416-T005—202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佗五禽戏 标准体系 亳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09 06:59: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