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11.220 B 4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562—2015 代替NY/T562—2002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animal chlamydiosi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5-21发布 201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562—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NY/T562一2002《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本标准与NY/T562—2002相比,病原检测部分增加了血清学诊断技术和PCR诊断技术。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继章、曹小安、宫晓炜、陈启伟、郑福英、李兆才、邱昌庆、殷宏。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562—2002。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衣原体鸡胚分离与传代培养技术、血清学诊断技术及PCR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动物衣原体的分离、传代培养和动物衣原体病的诊断。其中,血清学直接补体 结合试验(DirectComplementFixationTest,DCF)适用于哺乳动物(猪除外)和鹦鹉、鸽(7岁以上老龄 鸽除外)衣原体病的诊断;间接补体结合试验(IndirectComplementFixationTest,ICF)适用于禽类(鹦 鹉、鸽除外,但包括老龄鸽)和猪衣原体病的诊断;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HemagglutinationTest,IHA) 适用于动物衣原体病的产地检疫、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PCR诊断技术适用于牛、羊、猪和禽衣原 体病的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工作量抗原workloadantigen 能发生完全反应的抗原量的单位,能与最高稀释度的血清呈现完全抑制溶血反应的最高抗原稀释 度即为1个工作量抗原的效价。 2. 2 指示血清serumdirected 与该抗原相应的哺乳动物抗血清。试验中测定的最高的标准血清稀释度即为1个工作量指示血清 的效价。 2. 3 补体结合试验conplementfixationtestCF 抗体与抗原反应形成复合物,通过激活补体而介导溶血反应,可作为反应强度的指示系统。以往多 用于病毒学检测。 2. 4 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hemagglutinationtest,IHA 将抗原(或抗体)包被于红细胞表面,成为致敏的载体,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结合,从而使红 息服务平 细胞拉聚在一起,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 3动物衣原体的分离与培养 3.1试验材料 疑似或确定为衣原体感染的样本、鸡胚、孵化箱、无菌操作间、生物安全柜、冰箱、照蛋设备、鸡胚气 室开孔器、注射器、6号针头、离心机、碘酊、70%酒精、链霉素、卡那霉素、生理盐水等。 3.2材料要求 3.2.1样本采集 采集的样本应无杂菌污染,包括肝脏、脾脏、流产胎儿胃液、胎衣、流产分泌物等,其中流产胎儿的胃 液为首选样本。样品进行涂片姬姆萨染色(见附录A),油镜下观察疑似有衣原体染色颗粒(原生小体, EB)为紫红色,大小0.2μm~0.6μm;网状体(RB)为蓝黑色,直径为0.6μm~1.8μm。样本在室外或 1 NY/T562—2015 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应超过72h,采集的样本应尽快放置于一20℃冰箱备用。如需较长时间保存,应 置于一80℃超低温冰箱。 3.2.2鸡胚要求 分离培养衣原体用的鸡胚最好为SPF受精鸡蛋孵育,或者受精鸡蛋至少应来自无衣原体抗体且不 使用氨芋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抗病毒类药物的健康鸡群。 3.2.3环境要求 衣原体的分离培养应在实验室内进行,少量的接种分离培养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即可。如果接种 鸡胚的数量较大,生物安全柜不能满足要求,应在无菌操作间内进行。鸡胚接种前后均在孵化箱内孵 育,保证相对稳定的发育温度和湿度。 3.3试验方法 3.3.1样本的处理 将镜检发现疑似衣原体颗粒,或确定为衣原体且无杂菌污染的液体样本用灭菌生理盐水1:4稀 释。如果是组织等样本,按体积大小用灭菌生理盐水1:4稀释后进行研磨破碎处理,3000r/min离心 20min,在4℃冰箱中稳定4h左右备用。对疑似污染的样本研磨粉碎后,用含链霉素(1mg/mL)和卡 那霉素(1mg/mL)的生理盐水1:4稀释,3000r/min离心20min,取其上清液以4000r/min~6000 r/min再离心,取上清液4℃冰箱稳定4h左右备用。 3.3.2鸡胚的准备 试验前7d,应将分离用的受精鸡蛋放入孵化箱孵育。弃去过大、过小、破壳、软壳、畸形壳蛋等,形 成7日龄发育的鸡胚。接种前1d,应弃去发育不良及死亡胚体,选择发育良好的鸡胚,划定气室及标记 发育体的位置以备用。 3.3.3鸡胚的接种 用碘酐消毒气室部位、开孔,孔大小以注射用针头进人为宜,接种深度为1.5cm~2.0cm。每个鸡 胚无菌操作接种0.4mL上述处理好的样本于卵黄囊内,蜡封蛋壳针孔,置于37℃~38.5℃孵化箱内 孵育。 3.3.4鸡胚卵黄囊膜的收集 弃去接种后72h内死亡的鸡胚,收集接种后4d~10d内死亡鸡胚卵黄囊膜继续传代,直至接种鸡 胚规律性死亡(即接种后4d~7d内死亡)。初次接种分离时,接种后10d内未死亡鸡胚,收集第10d 未死亡鸡胚卵黄囊膜,涂片姬姆萨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疑似有衣原体染色颗粒,应将该卵黄囊膜继续传 代3代~4次。直至出现规律性死亡为止。继续传代时,将收集的鸡胚卵黄囊膜研磨破碎处理,加入生 理盐水稀释(1个卵黄囊膜加人4mL生理盐水)后,3000r/min离心20min,在4℃冰箱中稳定4h左右 后,接种7日龄发育良好的鸡胚传代。 3.4结果判定 初次分离时,传代鸡胚在接种后4d~7d内出现规律性死亡,可初步判定为衣原体感染,进一步的 确认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测和PCR鉴定。初次接种分离时,接种后10d内未死亡鸡胚,取卵黄囊膜涂片 染色,显微镜观察疑似有衣原体染色颗粒,应继续使用鸡胚传代3次~4次,仍然不死亡且显微镜检查 未发现疑似衣原体颗粒者,可判为衣原体感染阴性。 4动物衣原体病的PCR诊断 4.1试验材料 4.1.1仪器 PCR反应仪、低温高速离心机、稳压稳流电泳仪、紫外凝胶成像仪。 4.1.2试剂 2 NY/T 562—2015 TEbuffer、ProteinaseK、溶菌酶、TaqDNA聚合酶、SDS、饱和酚、无水乙醇、酚:氯仿:异戊醇 (25:24:1)、琼脂糖等。 4.1.3引物 登录Genbank,下载相关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 第一对引物: MP1:5'-ATGAAAAAACTCTTGAAATCGG-3'; MP2:5'-TTAGAATCTGAATTGAGCATTCAT-3'。 第二对引物: MP3:5'-CAGGATACTACGGAGATTATGTTT-3'; MP4:5'-GATTAGATTGAGCGTATTGGAA-3′。 4.2方法 4.2.1衣原体基因组 DNA的提取 到1.5mL的Eppendorf管中。以10oμL的TE缓冲液冲洗勾浆器,冲洗液一并转人Eppendorf管中。 加人100μL20%的SDS(终浓度1%),混匀;加人ProteinaseK至终浓度为200μg/μL,混匀后60℃作 用30min。振摇混匀后转人37℃水浴2h,期间振摇数次。加人溶菌酶30μL,置于65℃水浴30min。 取出置沸水浴中5min。加人等体积的饱和酚,倒转混匀,4℃7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水相,重 10min。转移上清液于另一离心管中。加入2.5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一20℃沉淀30min,12000r/ min离心10min,弃去所有液相。用1mL70%乙醇漂洗2次~3次,每次12000r/min离心2min。真 空或室温干燥,DNA沉淀物用25μL无菌双蒸水溶解,保存在一20℃备用。 4.2.2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4.2.2.1推荐使用反应体系 第一次PCR扩增: 10XPCRbuffer(含Mg²+) 5 μL dNTPs 4 μL MP1和MP2引物 各 1μL 模板(被检样本总DNA) 4 μL 无菌双蒸水 34.75 μL Taq DNA 聚合酶 0. 25 μL 第二次PCR扩增: 10XPCRbuffer(含Mg2+) dNTPs 4μL MP3和MP4引物 各1μL 模板(一扩产物) 2 μL 无菌双蒸水 36.75 μL Taq DNA聚合酶 0. 25 μL 样本检测时,同时要设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模板为衣原体MOMP基因阳性质粒,空白 对照为双蒸水,其他体系成分不变。如果是采用其他更好的反应体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体系。 4.2.2.2反应条件 一扩:首先95℃充分变性5min;然后35个循环,分别为94℃变性1min、52.5℃退火1min、72℃延 伸2min;最后72℃延伸10min。 3 NY/T562—2015 二扩:35个循环,分别为94℃变性30s、51.6℃退火1min、72℃延伸2min;最后72℃延伸10min。 4.3电泳 4.3.1制板 取1g琼脂糖加入100mL电泳缓冲液,摇匀,加热溶化后制作1%琼脂糖凝胶板。 4.3.2加样 PCR反应结束,取二次扩增产物各5uL(包括被检样本、阳性

pdf文档 NY-T 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第 1 页 NY-T 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第 2 页 NY-T 562-2015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