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B 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phiostoma novo-ulmi Brasier and Ophiostoma ulmi(Buisman) Nannf.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808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品珊、严进、杜洪忠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SZIC 本标准规定了榆枯萎病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来自榆枯菱病菌有发生国家和地区的榆属(UlmusL.)苗木、原木、木制品和木包装 中榆枯萎病菌的检疫鉴定。 榆枯萎病菌基本信息 2 中文名:榆枯萎病菌。 学名:Ophiostoma novo-ulmiBrasier; Ophiostoma ulmi(Buisman)Nannf. 异名:Ceratocystis ulmi(Buism.)Moreau。 病害英文名:dutchelmdisease,elmwiltdisease。 属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纲Ascomycetes,粪科菌亚纲Sordariomycetidae,长 喙壳目Ophiostomatales,长喙壳科Ophiostomataceae,长喙壳属Ophiostoma。 榆枯萎病菌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3 方法原理 4仪器 4.1生物显微镜。 4. 2 体视显微镜。 4.3 3光照生物培养箱。 4.4高压灭菌器。 4. 5 超净工作台。 4. 6 电子天平。 摇床。 4.7 5 试剂和培养基 5.1试剂 琼脂粉,麦芽膏,Oxoid麦芽提取物,榆树枝条,葡萄糖,天门冬酰胺(L-asparagine),磷酸二氢钾 (KH,PO),硫酸镁(MgSO4:7H,O),硫酸锌(ZnSO),三氯化铁(FeCl),维生素B,维生素B,放线 菌酮,链霉素,青霉素。 注:放线菌酮为剧毒品,注意防护。 1 GB/T28082—2011 5.2培养基 5.2.1选择性培养基 0.2g放线菌酮溶于100mL水,取50mL加于1000mL麦芽膏(MA)培养基内,灭菌后冷至45℃, 加入10mL含1%链霉素和1%青霉素的混合液。 5.2.2麦芽膏培养基 MA 25g麦芽膏,17g琼脂粉,1000mL蒸馏水,灭菌。 5.2.3榆边材培养基ESA 取50g健康的榆树边材或枝条,去皮粉碎成直径0.5cm的小块,15g琼脂粉,500mL蒸馏水, 灭菌。 5.2.4Tchernoff改良培养液 20g葡萄糖、2g天门冬酰胺、1.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20mg硫酸锌、10mg三氯化铁、1mg 维生素B和1mg维生素B,1000mL蒸馏水,灭菌。 5.2.5Oxoid麦芽提取物培养基MEA 33gOxoid麦芽提取物,10g琼脂粉,1000mL蒸馏水,灭菌。 6标准菌株 Ophiostomanovo-ulmiA交配型(Amatingtype),雌性;B交配型(Bmatingtype),雄性。 OphiostomaulmiA交配型(Amating type),雌性;B交配型(Bmatingtype),雄性。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保存病菌的标准菌株。 7检测 检查苗木、原木或木材的表面,纵向和横向切开树干或枝条检查。 榆枯萎病菌的2个种引起的外观症状是相同的。在树干或枝条的横切面上,可见靠近外面的年轮 附近有深褐色斑点或条纹,有时斑点密集,可连成断续的深褐色圆环。去掉树皮,木质部上有深褐色纵 向条纹,有时条纹不明显,可轻削一层木质,条纹便显现出来。切开枝权处,常可找到小露的蛀食槽。 取有如下症状的样品做病菌分离:干枯呈深褐色的枝条,有小蠹蛀食槽痕迹的树皮,横断面上有深 褐色斑点或断续的褐色圆环枝干,纵切面有褐色条纹枝干,货物上附着有小虫。 8鉴定 8.1分离培养 对变色的木质部,去掉树皮,切取直径为5mm大小,于选择性培养基(见5.2.1)上,20℃黑暗培 养;对有虫蛀槽的树皮,清除蛀槽内的虫粪和残屑,70%酒精消毒10s~30s,无菌水冲洗,灭菌滤纸吸干 水分,切取边长为5mm~10mm的大小,于选择性培养基上,20℃黑暗培养;小虫解肢为5mm大 小,70%酒精消毒10s~30S,无菌水冲洗,灭菌滤纸吸干水分,于选择性培养基上,20℃黑暗培养。一 2 GB/T28082—2011 日有真菌菌落出现,立即分别转皿。 转皿到ESA培养基,2o℃培养,以期获得粘束梗霉Pesotumulmi;转接于Tchernoff改良培养液 中,室温下110r/min振荡培养,以期获得酵母状分生孢子Blastomyces;转皿到MEA培养基,20℃黑 暗培养,以做种的鉴定。 8.2子囊孢子培育 子囊孢子需在A、B型2种交配型同时存在的ESA培养基上形成。如确认在ESA培养基上长出 褐色粘束梗霉,同时取Ophiostomanovo-ulmi(任意亚种)和Ophiostomaulmi标准菌株的A,B交配 型,分别与分离出的病菌,等距离三角形接种在ESA培养基上,各重复3皿,20℃黑暗培养7d,然后室 温(20℃~25℃)漫射光下继续培养14d。 8.3种的鉴定 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度和最佳生长温度,是区分榆枯萎病菌两个种的主要指标。 取在MEA培养基上培养的新鲜菌块(2mm大小),转接在MEA培养基中央,共转6皿,3皿置于 20℃黑暗培养,3血皿置于33℃黑暗培养 续培养10d,以观察菌落特征。 E,按(E一E,)/8计算待测菌8d的平均辐射状生长速度(mm/d)。最后将培养皿置于室温,漫射光继 续培养10d,以观察菌落特征。 必要时做亚种鉴定(参见附录B)。 9结果判定 9.1Ophiostoma novo-ulmi 9.1.1菌落特征 在MEA培养基上,经20℃黑暗7d和室温漫射光10d培养后,菌落灰白至乳白色,花瓣状,轮纹明 显。气生菌丝量中等,常结集成绳索状使菌落有条纹呈现。欧亚亚种O.novo-ulmisubsp.novo-ulmi 的菌落条纹较少,边缘有不规则的叶状浅裂。 O.novo-ulmi在20℃黑暗条件下生长较快。生长速度为(2.8mm/d~)3.1mm/d~4.8mm/d(~ 5.7mm/d),33℃的生长速度为(0mm/d~)0.1mm/d~0.5mm/d。 9.1.2病菌形态 菌丝:分隔,直径1μm6μm,气生菌丝常结集成绳索状,菌丝体分生孢子丰富。 粘束梗霉Pesotumulmi:易在ESA培养基上形成。束丝无性态(synnematalanamorph)单个或多 个,褐色到黑色,纤细,1mm~2mm长;褐色假根状菌丝附着在培养基上,褐色有隔菌丝平行构成束状, 顶部张开分枝成透明的菌丝,其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全壁芽殖、单胞、透明、卵形到椭圆形、大小 发簇孢Sporothrir:可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形成。分生孢子梗多侧生,10μm~30μm(~50um),分 生孢子(4.5μm~14μm)×(2μm~3μm),全壁芽生,有0.5μm~1μm的细齿,单胞、透明,椭圆形至长 形,尖端通常较细、微弯,连有一个小囊领。菌丝体分生孢子常聚成粘性滴状,酵母状芽殖。 3

pdf文档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GB-T 28082-2011 榆枯萎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0:3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