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060 A 4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743—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with red tide disaster 2014-06-09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0743—2014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3 赤潮灾害处理原则 4 赤潮灾害分类分级 5 6赤潮灾害处理程序 6.1赤潮灾害处理程序流程 6.2赤潮灾害监视监测 6.3赤潮信息发布 7赤潮发展趋势分析预报 7.1主要分析内容 7.2 主要预报内容 8赤潮消除技术 8.1赤潮消除材料选择原则 8.2赤潮消除材料和方法 8.3赤潮消除方式 9赤潮灾害处理人员和设备要求 9.1人员安全措施 9.2 应急设备要求 GB/T 3074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 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凤翱、李瑞香、陆斗定、杨建强、干玉红、汤海荣、郭小勇 GB/T30743—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 1范围 以及赤潮灾害处理人员和设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赤潮灾害的处理,大型藻类大规模灾害性发生的处理 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 GB/T5009.213—2008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3—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GB/T12763.5—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 GB/T12763.6—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HY/T069—2005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SN/T 1773—2006 进出口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海洋赤潮信息管理暂行规定,国家海洋局,2002 SAG 3术语和定义 HY/T069一2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赤潮redtide 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 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具有多种颜色。 [HY/T069—2005,定义3.1] 3.2 有害赤潮harmful red tide 有害藻华harmfulalgalblooms;HAB 海洋浮游藻类(或原生生物)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量繁殖,通过产生毒素聚积在贝类或鱼类体 内,危害环境;或通过生物量的积累影响生物体和改变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或使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对 人类有害的变化。有害赤潮包括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 1 GB/T30743—2014 3.3 有毒赤潮 toxic red tide 由能够生产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失忆性贝毒(ASP)或西加 鱼毒素(CFP)等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理功能的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 3.4 赤潮生物 red tideorganisms 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的生物。赤潮生物包括微藻和原生动物等,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 藻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 注:改写HY/T069—2005,定义3.3。 3.5 有害赤潮生物harmful red tide organisms 毒素生产者或不产生毒素的高生物量生产者 注1:不产生毒素的高生物量生产者,在赤潮消亡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鱼、虾、贝类及 统遭到破坏或退化。 3.6 有毒赤潮生物 toxicredtideorganisms 有害赤潮生物中的毒素生产者,含有毒素的藻类可通过食物链传递,污染海产品或杀死鱼类,乃至 危害人类健康。 3.7 赤潮应急监测redtideemergencymonitoring 对于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赤潮进行现场取样及实时检测、分析和处置的过程,包括赤潮的发生范 围、赤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分布、赤潮毒素的初步检测以及应急处理意见和方法的提出等。 3.8 赤潮跟踪监测trackingmonitoring 对已形成的赤潮全过程的跟踪、取样、分析工作。 3.9 内源性赤潮 endogenousredtide 某一海域具备了发生赤潮的各种理、化条件时,某种赤潮生物就地爆发性增殖所形成的赤潮。 3.10 外源性赤潮 exogenous red tide 赤潮并非是在原海域形成的,而是在其他水域形成后,由于外力(如风、浪、流等)的作用而被带到该 海域。 3.11 赤潮消除剂 Jred tide algaecide 4赤潮灾害处理原则 4.1 快速反应 根据赤潮发生、赤潮的动态预测、赤潮的规模、赤潮生物是否有毒以及可能的危害程度预测决定是 否进行赤潮消除,在监测赤潮已发生并确认有害时进行赤潮消除,赤潮生物密度接近10cell/L、有毒赤 潮生物接近10cell/L时实施处理最佳。 2
GB-T 30743-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8 17:30:0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8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M-T 0021-2023 动态口令密码应用技术规范.pdf
GB-T 26855-2011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GB-T 33321-2016 黄磷生产技术规范.pdf
YD-T 1730-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pdf
GB-T 34680.3-2017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信息资源.pdf
GB-T 32040-2015 石化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pdf
GM-T 0001.1-2012 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第1部分:算法描述.pdf
T-CEA 0012—2020 电梯操纵箱及按钮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GB-T 14506.14-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氧化亚铁量测定.pdf
CSA 云应用安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表).pdf
GB-T 31348-2014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照明系统.pdf
GB-T 20985.2-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第2部分:事件响应规划和准备指南.pdf
DB5119-T 17-2020 巴州虫白蜡生产技术规程 巴中市.pdf
GB-T 28921-2012 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pdf
T-TAF 077.1—2020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总则.pdf
DB33-T 2351-2021 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浙江省.pdf
GM-T 0031-2014 安全电子签章密码技术规范.pdf
GB 19079.11-2005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11部分漂流场所.pdf
T-CIECCPA 007—2022 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水量在线监测技术规范.pdf
SN-T 0001-2016 出口食品、化妆品理化测定方法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8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