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30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cryptocaryonosis of marine fish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473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海平、曾占壮、卓玉琛、林煜、吴斌、马平、钟全福、翁祖桐。 GB/T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流行情况与主要症状,规定了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 的样品采集与处理、诊断、病原体确认和结果判定的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检疫与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7014一2006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7103—2008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刺激隐核虫病 cryptocaryonosis 海水养殖鱼类受刺激隐核虫感染,发生病理变化并出现行为异常或死亡的一种疾病 4 试剂与器材 4.1 海水:1.05kg/cm,121.3℃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 0.85%的生理盐水。 4.3 蒸馏水。 4.4 固定液:4%甲醛或70%乙醇。 4.5 Giemsa染色液 4.6 光学显微镜、解剖镜和放大镜(30X)。 4.7 解剖盘、手术剪、眼科镊、解剖刀、解剖针、吸管 4.8 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 4.9 标签纸、记号笔。 5 流行情况与主要症状 5.1 流行情况 几乎在所有海水养殖鱼类中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石斑鱼、真鲷、斜带鲷和鱼 等,对苗种造成的危害大于成鱼。水温10℃30℃均可发生,发病时间主要为5月下旬~7月中旬(水 温约为22℃~28℃)和9月中旬~11月下旬(水温约为25℃~19℃)。 1 GB/T34733—2017 5.2 主要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病情严重时,病鱼离群于水面缓慢游 动,不摄食。体表、眼角膜、口腔周围和鳃可观察到白点,体表、鳍、鳃黏液增生形成白色混浊状薄膜,病 情严重时体表出现点状出血。 6样品采集与处理 6.1采样 定执行。 6.2 2样品封存、运输、登记与保存 7临床诊断 7.1制样 解部镜或放大镜观察鱼体体表及鳍条,刮取病鱼体表部分黏液,剪取部分鳍和左右鳃的鳃丝,置于 清洁载玻片上,加适量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制作水封片,各组织制作两个以上样片。 7.2 2显微检查 在10×10的低倍镜下参照附录A检查水封片上的虫体形态与数量。 8病原体确认 刮取体表黏液或取鳍条及鳃,或将虫黏液涂片体用4%甲醛或70%乙醇固定过夜,常温干燥后, Giemsa染液染色30s,蒸馏水冲洗,常温干燥,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对照附录A确认。 结果判定 检测样品流行情况和主要症状与第5章描述相符,显微检查观察到虫体,虫体确认为刺激隐核虫, 即可诊断患刺激隐核虫病。 2

pdf文档 GB-T 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第 1 页 GB-T 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第 2 页 GB-T 34733-2017 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1-22 17:31:12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