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230—2017 蒸发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Evaporation 2018-07-01实施 2017-12-2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5230—2017 前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以下17项标准: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GB/T3522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云; -GB/T3522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能见度; GB/T3522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GB/T 35225 气压; -GB/T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GB/T 3522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雪深与雪压; -GB/T352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GB/T3523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辐射; GB/T 352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 GB/T3523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温; GB/T 3523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冻土; GB/T3523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电线积冰; GB/T3523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状态; GB/T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自动观测。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江西省气象局、吉林省 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莉、杨志彪、涂满红、熊家宇、葛春凤、高民、曹铁、宋世平。 1 GB/T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中蒸发量观测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中蒸发量的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352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蒸发量 量evaporationamount 在一定时段内,一定容量的水由液态或固态变为汽态的量。 4 一般要求 4.1 测定仪器 测定蒸发的仪器,包括大型蒸发器(参见附录A)、小型蒸发器(参见附录B)和蒸发池 4.2 2仪器安装场所 大型蒸发器安装在观测场内的西边,小型蒸发器应安装在大型蒸发器的东边,二者相距4m,蒸发 池安装应远离观测场至少50m。 4.3 3蒸发用水 宜用代表当地自然水体(江、河、湖)的水,在取自然水有困难的地区,可用饮用水(井水、自来水)。 5 大型蒸发器 5.1构造 大型蒸发器由蒸发桶、水圈、溢流桶和测针组成,构造参见附录A。 5.2安装 5.2.1蒸发桶 大型蒸发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安装时,力求少挖动原土层。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 GB/T35230—2017 a) 蒸发桶放入坑内,桶口高出地面30cm,保持水平, b) 蒸发桶外壁与坑壁间的空隙,应用挖出的原土填回捣实;水圈与蒸发桶应密合; c) 水圈与地面之间,原土回填,土圈宽度为30cm;其高度应低于蒸发桶口约7.5cm; d) 在王圈外围,应有防塌设施,可用预制弧形混凝土块拼成,或用水泥砌成外围: e) 为了观测时利于读数,在蒸发桶外水圈东南面留40cm大小的缺口,以便人工观测。 5.2.2溢流桶 溢流桶安装在距蒸发桶的溢流嘴下66cm(土2cm)的距离内,将溢流嘴与溢流桶用胶管连通,溢流 桶放置在带盖的套箱内。 5.2.3测针 测针安装在蒸发器内壁,针尖位于静水器内,静水器底部没人水中。测针示意图参见附录A。 5.3观测和记录 5.3.1人工观测方法 5.3.1.1每日20时观测并记录日蒸发量。观测时调整测针针尖与水面恰好相接,从游标尺上读出水面 高度,读数精确到0.1mm。 5.3.1.2按式(1)计算蒸发量: E=Hi+R-H,-H' .......(1) 式中: E蒸发量,单位为毫米(mm)取1位小数; Hi——蒸发原量,单位为毫米(mm),前1日20时水面高度; R 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以雨量器观测值为准; H2——测量时水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一溢流量,单位为毫米(mm)。 5.3.1.3 3蒸发器内流人溢流桶的水量,应从蒸发量中减去。 5.3.1.4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应增设一个蒸发专用的雨量器 5.3.1.5 观测后应检查并调整蒸发桶内的水面高度到规定位置;每次水面调整后,应测量水面高度值, 记人观测簿(格式见GB/T35221)次日蒸发量的"原量”栏,作为次日观测器内水面高度的起算点。 5.3.1.6 降水量过天时应从蒸发器中取出一定水量或蒸发桶和雨量筒同时加盖 5.3.1.7结冰期较短的地区,结冰时可停止观测,各该日蒸发量栏记“B”;待某日结冰融化后,测出停止 观测以来的蒸发总量,记在该日蒸发量栏内,但不应跨月、跨年,当月末或年末蒸发器内结有冰盖时,应 沿着器壁将冰盖敲离,使之呈自由漂浮状后,仍按非结冰期的要求,测定自由水面高度。 5.3.1.8结冰期较长的地区,整个结冰期停止大型蒸发器观测,改用小型蒸发器观测 5.3.1.9因降水使蒸发量出现负值时,该日蒸发量按0.0处理。 SZC 5.3.2自动观测方法 5.3.2.1安装 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大型蒸发器蒸发桶的安装同5.2; b)在蒸发桶的北侧安装百叶箱,百叶箱内安装蒸发测量筒,蒸发传感器安装在测量筒上; 2 GB/T35230—2017 测量简通过连通器与蒸发桶相连,蒸发传感器接人数据采集器; d)应保持传感器测量简的最高水位刻度线稍高于蒸发桶溢流孔; e) 在桶内注水后使水面接近测量筒的最高水位刻度线处,保持水面位于最高和最低刻度线之间; f)传感器用电缆与数据采集器相连。 5.3.2.2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集器采集蒸发桶内水面高度的连续变化,自动计算出每小时和1日(前1日20时~当日20时) 的蒸发量。结冰期间,停止观测。 因降水使蒸发量出现负值时,该日蒸发量按0.0处理。 5.4维护 5.4.1蒸发器内水体应保持清洁,无明显杂物,水色无明显变化;水体应定期更换,周期最长不应超过 1个月;换水时应清洗蒸发桶,注入的水温应与更换前的水温接近, 5.4.2蒸发器内水位应保持在最高和最低刻度线之间,超出范围应及时维护 5.4.3应定期(包括汛期开始、结束以及冬季停止观测期结束后各1次)检查蒸发器渗漏情况。 5.4.4冬季停止观测前,应将蒸发器内的水汲净,加盖保护。 5.4.5水圈内的水面高度应与蒸发桶内的水面高度接近 6小型蒸发器 6.1构造 为直径20cm、高约10cm的金属圆盆,口缘镶有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铜圈,器旁有一倒水小嘴。为 防止鸟兽饮水,器口附有一个上端向外张开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参见附录B。 6.2安装 6.2.1在观测场内的安装地点竖一圆柱,柱顶安一圈架,将蒸发器安放其中,铜圈搁在圈架上,蒸发器 外壁不应与支柱接触 6.2.2蒸发器口缘应水平,距地面高度70cm。 6.3观测和记录 6.3.1每日20时观测蒸发余量,清空蒸发器,注人20mm~30mm清水并记人次日原量栏。日蒸发量 按式(2)计算: E=E +R-E2 ....(2) 式中: E—蒸发量,单位为毫米(mm); E,一一蒸发原量,单位为毫米(mm); R一降水量,以雨量器观测值为准,单位为毫米(mm); E,一蒸发余量,单位为毫米(mm)。 6.3.2有降水时,应取下金属丝网圈。 6.3.3有强降水时,应从蒸发器内取出一定的水量。取出的水量记人观测簿备注栏,并加在该日的“余 3
GB-T 35230-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1 17:31: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