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00.01 A 10 福 DB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2009-07-31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8-20 实施 发 布 DB35/T 956—2009 前 言 虎杖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是提取白黎芦醇等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用成份的重要草灌药用植物, 栽培范围广。为实现虎杖规范栽培和高效经营,提高虎杖产量、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化县金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宁化县林 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标志、章广兴、王邦富、林金木、吴仁龙、张 鹏、赖丽仙、张海龙。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虎杖生产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苗木培育技术、栽培技术、主要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虎杖的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5/127-200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1994 《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 1985 《林木病虫害防治手册》;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根繁殖 将虎杖种根直接埋入土壤中的繁殖方法。 3.2 分株繁殖 将丛生虎杖植株分掰成若干植株种植在土壤中的繁殖方法。 3.3 封垄 虎杖生长过程中全部或大部分覆盖了畦面的现象。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适生条件 年均气温16℃~22℃, 年均降水量1500 mm~1900mm,无霜期210 d~240d,海拔300m~600m,土 壤pH4.5~8.0。 4.2 栽培地选择 4.2.1 林地:当年新造林地或郁闭度 0.3~0.5 的现有林地;立地条件Ⅲ类以上的阴坡中下部。 4.2.2 农地: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 1m 以下,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农地。 4.3 空气质量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见表1。 1 DB35/T 956—2009 表1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 浓度限值 项目 3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 ) 3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 ) 3 二氧化氮(标准状态)/(mg/m ) 日平均 1h 平均 ≤ 0.3 — ≤ 0.15 0.5 0.08 0.12 7 20 ≤ 3 氟化物(标准状态)/(μg/m ) ≤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h 平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4.4 灌溉水质量 产地灌溉水质量执行见表2。 表2 产地灌溉水质量要求 项目 浓度限值 pH 值 ≤ 4.5~8.0 总汞/(mg/L) ≤ 0.001 总镉/(mg/L) ≤ 0.01 总砷/(mg/L) ≤ 0.1 总铅/(mg/L) ≤ 0.1 挥发酚/(mg/L) ≤ 1.0 氰化物(以 CN 计(mg/L) ≤ 0.2 石油类/(mg/L) ≤ 1.0 — 4.5 土壤质量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执行见表3。 表3 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含量限值 项目 pH 值<6.5 pH 值 6.5~7.5 pH 值>7.5 总镉/(mg/L) ≤ 0.20 0.30 0.30 总汞/(mg/L) ≤ 0.15 0.40 1.0 总砷/(mg/L) ≤ 15 28 20 总铅/(mg/L) ≤ 35 280 350 总铬/(mg/L) ≤ 90 280 350 总铜/(mg/L) ≤ 35 75 100 注:表内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的土壤,若 ≤5cmol/㎏,其含量限值为表内数值的 半数。 5 苗木培育技术 5.1 种子(种根)的准备 5.1.1 采种技术 5.1.1.1 采种时期: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种翅由白绿色转变为黄棕色,种子乌黑发亮即可采集, 成熟一批采摘一批。 5.1.1.2 采种方法:把种子及种翅一起采下,注意保湿、通气。 5.1.1.3 种子处理:采回的种子及时混沙湿藏或随采随播。 5.1.2 种子质量要求 种粒饱满,去翅后千粒重≥7.2g、净度≥98%、发芽率≥85%的种子。 2 DB35/T 956—2009 5.1.3 种根质量要求 长度10㎝~20㎝,带芽2个~3个,芽茎粗≥0.5cm、重量≥50g,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2 育苗技术 5.2.1 播种育苗 5.2.1.1 圃地整理:深翻整地,进行土壤消毒,施基肥,三犁三耙,床面宽 1m,高 25 cm~30cm,沟 宽 30 cm~35cm,床面平整不积水。 5.2.1.2 播种时期:随采随播或翌年 2 月下旬~3 月上旬。 5.2.1.3 播种方法:撒播或条播。条播行距 20cm,开浅沟约 1cm,每隔 5cm 播 1 粒并覆土,播种量 2 2 0.75g/m2;撒播按 0.75g/m ~0.90g/m 的播种量进行播种。播种时要求床面种子分布均匀,同时施入 少量钙镁磷肥。 5.2.1.4 苗期管理 5.2.1.4.1 间苗、补苗:及时间苗、补苗,使幼苗分布均匀,补苗后及时浇水。 5.2.1.4.2 苗期管理措施:进行除草、松土、追肥、防旱排涝等。低温季节要盖膜保温保湿;高温季 节要遮荫、定时浇水降温。秋播在翌年 4 月中旬可封垄,春播在 5 月中旬可封垄。 5.2.2 种根繁殖 5.2.2.1 圃地整理:按本标准 5.2.1.1 执行。 5.2.2.2 繁殖时期:春季最佳。 5.2.2.3 繁殖方法:在畦面上按株行距 40cm×50cm 边挖穴边种植,种根入穴后均匀撒施 50g 钙镁磷 肥,种根芽朝上,根系舒展,覆土 3cm~5cm,栽植后浇透定根水。 5.2.2.4 管理措施:进行除草、松土、追肥、防旱排涝等。 5.2.3 分株繁殖 5.2.3.1 圃地整理:按本标准 5.2.1.1 执行。 5.2.3.2 繁殖时期:春、夏季移植最佳。 5.2.3.3 繁殖方法:将丛生虎杖植株分掰成若干植株,地下根茎长 10cm~15cm,地上茎:春季移植 留 2 节~3 节、留叶 2 片~3 片,夏季移植留 3 节~5 节、留侧枝 2 轮~3 轮、每轮侧枝留叶 3 片~5 片,按株行距 40cm×50cm 开沟种植,每穴 1 株,定植后均匀撒施 50g 钙镁磷肥,浇透定根水。 5.2.3.4 管理措施:进行除草、松土、追肥、防旱排涝等。 5.3 苗木质量 5.3.1 苗木分为 3 个等级,Ⅰ、Ⅱ级为合格苗,Ⅲ级为不合格苗。 5.3.2 分级指标见表 4。 表4 虎杖苗木分级标准 苗木种类 播种苗 种根苗 级别 芽径(㎝) 根重(g) Ⅰ级 >0.5 ≥50 Ⅱ级 0.2~0.5 15~49 Ⅲ级 <0.2 <15 Ⅰ级 ≥1.0 ≥100 Ⅱ级 0.5~0.9 50~99 Ⅲ级 <0.5 <50 Ⅰ级 分株苗 Ⅱ级 Ⅲ级 地径(㎝) ≥1.0 0.5~0.9 <0.5 株重(g) ≥300 100~299 <100 注:重量均为鲜重,株重为根、茎、叶合计重量;二项指标要求同时达标。 5.3.3 苗木检验方法 3 DB35/T 956—2009 5.3.3.1 苗木地径、芽径用精度 0.1cm 游标卡尺测定。 5.3.3.2 单株(根)鲜重用精度 1g 电子秤量器测定。 5.3.4 检验规则 按DB35/127-2004执行。 5.3.5 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需进行病虫害检疫,检疫合格后方可包装。 6 栽培技术 6.1 整地 6.1.1 林地整地:根据林地状况进行全面、带状或块状清理,挖明穴,规格 40cm×30cm×30cm。 6.1.2 农地整地:翻耕晒土后进行细致整地做畦,畦宽 1m~1.2m。 6.2 栽植 6.2.1 栽植时间:春季最佳。 6.2.2 栽植密度 6.2.2.1 林地:株行距 0.5 m×1.0m 或 1.0 m×1.0m。 6.2.2.2 农地:株行距 0.4m×0.5m 或 0.4m×0.4m。 6.2.3 栽植方法:将合格种根沾上钙镁磷肥后栽植,要求苗正、根舒、浅栽、芽朝上,覆土高出地面 5cm,不得踩实。 6.3 抚育管理 6.3.1 松土除草:每年 3 月~8 月人工松土除草 1 次~2 次,深度 8 ㎝~10 ㎝,培土 8 ㎝~10 ㎝。 6.3.2 施肥 2 2 6.3.2.1 结合人工锄草施肥 1 次~2 次,以复合肥为主,用量 750 kg/hm ~1000kg/hm 。林地栽培采 用放射状沟施,农地栽培采用沟施或兑水浇施。 2 2 6.3.2.2 虎杖休眠期施绿肥或腐熟有机肥 1.5 万 kg/hm ~2.0 万 kg/hm 。 7 主要虫害防治 7.1 金龟子、叶甲 7.1.1 危害特征:5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主要取食茎嫩顶梢和叶片,局部危害。严重时整株叶片吃光, 危害时间短、速度快。 7.1.2 防治方法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防治: a)利用金龟子、叶甲的假死性,振落地上人工捕杀或利用金龟子、叶甲的趋光性进行黑光灯诱 捕杀灭; 2 2 b)施放“林丹”烟剂,用药量22.5 kg/hm ~37.5kg/hm 。 7.2 蛾类 7.2.1 危害特征:5 月上旬至 9 月下旬,幼虫取食幼嫩植株上的叶片和嫩梢,影响茎叶生长和产量。 7.2.2 防治方法 选用下列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2 2 a)白僵菌防治:在傍晚或清晨,叶面露水未干时,施放白僵菌烟雾剂30枚/hm ~45枚/hm ; 2 b)天敌防治:放赤眼蜂15万头左右/hm ; c)人工捕杀:把毛虫振落地上踩死。 7.3 蚜虫 7.3.1 危害特征:5 月上旬至虎杖落叶前,危害嫩叶、嫩梢,抑制生长。 7.3.2 防治方法 4 DB35/T 956—2009 选用下列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2 2 a)白僵菌防治:在傍晚或清晨,叶面露水未干时,施放白僵菌烟雾剂30枚/hm ~45枚/hm ; b)天敌防治: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pdf文档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10-27 22:10:0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热门文档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