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6 备案号:38808-2013 海 DB46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2013 - 11 - 12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46/ T261—201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3.1 豇豆荚螟 pea pod borer ....................................................... 1 3.2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 1 3.3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 1 3.4 经济阈值 economic threshold ................................................... 1 3.5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 2 4 防治原则 .......................................................................... 2 5 防治技术措施 ...................................................................... 2 5.1 农业防治 ........................................................................ 2 5.2 物理防治 ........................................................................ 2 5.3 生物防治 ........................................................................ 2 5.4 药剂防治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海南经济特区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名录 .............................. 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主要天敌种类 .......................................... 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防治豇豆荚螟常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 .................. 8 I DB46/ T261—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圣华、潘飞、梁延坡、陈绵才、林珠凤、吉训聪、肖彤斌。 II DB46/ T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 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综合防 治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地区豇豆及其它豆科作物安全生产中豇豆荚螟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23416.1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 GB/T 23416.7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豆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GB/T 23416.1-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豇豆荚螟 pea pod borer 豇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 俗称豇豆钻心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野 螟亚科Pyraustinae、豆荚野螟属Maruca,又称豆野螟、豇豆螟、豆荚螟、豇豆蛀野螟、豆荚野螟等,是 热带和亚热带豆科蔬菜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之一。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参照附录A。 3.2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豇豆荚螟发生和为害过程中最适合进行防治的时期。 3.3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由于防治挽回的经济损失与防治成本相等时的豇豆荚螟种群密度。 3.4 经济阈值 economic threshold 豇豆荚螟种群密度达到应采取防治措施的某一数值。 1 DB46/ T261—2013 3.5 安全间隔期 preharvest interval 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收获允许的间隔天数。 4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采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物 理防治方法,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并改进施药技术, 降低农药使用量,将豇豆荚螟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5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清洁田园,加强管理 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和枯叶,人工摘除虫蛀花蕾和虫蛀荚并集中销毁。适当摘 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使豇豆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 5.1.2 合理安排种植模式 采用豇豆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如豇豆与水稻,或豇豆与玉米轮作等。调整播期,提早种植或延后栽 培,错开豇豆荚螟为害高峰期。 5.1.3 科学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合理使用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5.1.4 灌溉灭蛹 根据豇豆荚螟主要在表土化蛹的习性,在化蛹高峰期,灌溉灭蛹。 5.2 物理防治 选用40目白色防虫网纱进行全生育期覆盖,并及时清除周边杂草。成虫高峰期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 虫灯或黑光灯等。 5.3 生物防治 重点在豇豆荚螟卵和低龄幼虫阶段利用天敌防治。在豇豆荚螟成虫产卵高峰期释放小花蝽,幼虫期 释放气步甲、三突花蛛、T纹豹蛛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在此期间避免使用或少用化学防治措施,如 使用应选用对主要天敌安全的药剂,如苏云金杆菌、核多角体病毒和甲氧虫酰肼等对蛛类、蜂类和蝽类 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豇豆荚螟的主要天敌种类详见附录D。 5.4 药剂防治 2 DB46/ T261—2013 5.4.1 药剂使用原则 5.4.1.1 合理选择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优质农药,严格执行国家、海南省和行业有关规定。海南经济特区禁止 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B。海南经济特区推荐使用的农药品种详见附录C。 5.4.1.2 合理使用农药 应符合GB/T 8321、GB/T23416.1和GB/T23416.7的规定。 5.4.1.3 安全使用农药 应符合GB 4285和NY/T 1276的规定。 5.4.2 防治适期和用药时机 豇豆荚螟的防治适期为豇豆的始花期至盛花期。因豇豆属无限花序植物,边开花边结荚,进入收获 期后蕾、花、荚并存,应根据花和蕾的数量来估计盛花期进而确定防治适期。 加强豇豆荚螟的虫情监测,掌握成虫产卵高峰期,准确把握化学防治时机。药剂防治应在豇豆荚螟 卵孵化盛期进行。最佳施药时间为上午7点~10点。喷药时重点是花蕾和嫩荚。 5.4.3 防治指标 每百朵花幼虫数达到6头~8头时需施药防治。 5.4.4 安全间隔期 根据各种药剂的施药要求,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5.4.5 农药种类选择及使用 防治豇豆荚螟常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及其使用技术详见附录E。 3 DB46/ T261—2013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豇豆荚螟的识别及发生特点 A.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13mm,翅展20mm~26mm,暗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黄 褐色。前翅茶褐色,中室的端部有一块白色半透明的近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一个肾形白斑, 稍后有一个圆形小白斑点,白斑均有紫色的折闪光。后翅白色、半透明,近外1/3缘茶色,透明部分有 三条淡褐色纵线,前缘近基部有小褐斑2块。停息时,四翅平展,前翅后缘呈直线排列。雌虫腹部肥大, 末端圆形。雄虫体尖细,腹部末端有灰黑色的毛丛。 卵:扁平椭圆形,表面具六角形网状纹,长径0.60±0.01mm,短径0.40±0.02mm,初产时为极淡绿 色,后逐渐加深,变成淡黄色。 幼虫:体长14mm~18mm,头黄褐色,淡黄绿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每节的前排有4 个毛瘤,后排有褐斑2个,无刚毛。腹部背板上毛片同胸部,但各毛片上均有1根刚毛。腹足趾钩双序缺 环。 蛹:约12mm左右。淡褐色,翅芽明显,伸至第4腹节,触角、中足均伸至第10腹节。中胸气门前 方有刚毛1根。臀棘褐色,上生钩刺8枚,末端向内侧弯曲。 A.2 分布与为害 豇豆荚螟在欧洲、非洲及西半球许多国家和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地 都有发生;在我国从吉林、内蒙古自治区,至南部各省及香港、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分布范围广泛。 豇豆荚螟主要为害豇豆、菜豆、木豆、刀豆、蝶形花科植物、猪屎豆属植物、石莲

pdf文档 DB46-T 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海南省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261-2013 豇豆荚螟防治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10-26 22:24:5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