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20.01 B 60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Evaluation guidelines on tourism in all respects of city and county 2015 - 02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5/T 1489—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福建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旅游局、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红、黄宜良、杨小兰、赖李忠、覃英慧、方起东、宋冲、王锟、李凯敬、 皮增亘、刘光宝。 I DB35/T 1489—2015 引 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规划》, 深化旅游改革、创新,突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凸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 生态美”有机统一,促进旅游全域化发展,通过资源、产品和项目整合,引领、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 展,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区,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增长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全面推动福建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II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市县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及评价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市、县,其中设区市的适用范围主要为市辖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全域化 tourism in all respects 又称全域旅游,是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 展理念和模式,通过对特定区域内的城市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吸引物、休闲氛围、整体生态环境、 政策法规和安全保障等提出整体要求,实现区域资源全面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 满足外来游客深度体验和当地居民公共休闲的需求,达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 标。 4 旅游全域化总体要求 4.1 城市特色鲜明、个性突出 4.1.1 城市品牌特色鲜明,符合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和谐城市等多元要求。 4.1.2 城市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生态景观和谐,环境优美、适宜居住。 4.1.3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和发扬。文化设施齐备,文化 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 4.1.4 城市个性突出,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4.1.5 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独特,有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城市景观和城市小品。 4.1.6 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美食小吃等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 DB35/T 1489—2015 4.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主客共享 4.2.1 按照“主客共享”的理念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交通、信息咨询服务、公共休闲与文化 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4.2.2 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仅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充分考虑 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 4.3 旅游休闲设施齐全,休闲氛围浓郁 4.3.1 城市休闲元素丰富,休闲活动普遍,具有丰富的休闲设施;休闲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 位,形成品牌。 4.3.2 有一系列旅游度假区、度假酒店、度假村、休闲街区等旅游休闲度假场所。 4.3.3 有一系列绿道休闲慢行系统、自驾车驿站、露营地等公共休闲设施。 4.3.4 有一系列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与市民广场等公共休闲场所。 4.4 旅游吸引物全域覆盖 4.4.1 树立全新的旅游资源观,突破传统的景区局限,强调无景点旅游和休闲度假理念,突出生态环 境质量、整体休闲氛围、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良好的形象与市场口碑对游客的吸引力。 4.4.2 按照“景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实施景区、城市一体化战略,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区域,以景 点要求建设每个村镇,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的全域覆盖。 4.5 来访客与当地居民满意度高 4.5.1 居民与游客的有机融合度高,游客的深度全程体验性强。外来游客不仅能观赏当地的自然风光 与风土人情,更能深度参与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感受当地居民的生活态度,融入当地的日常生活 环境。 4.5.2 游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高。 4.5.3 4.5.4 居民热情好客,幸福指数高,当地人对本地旅游资源和旅游形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高。 建立良好的旅游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当地人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能从中受益。 4.6 市场监管与行程安全综合保障 4.6.1 游客从进入目的地到离开目的地整个过程都能得到全程保障。 4.6.2 旅游监管和执法力度大,市场秩序好。 4.6.3 建立了旅游资源承载力和游客总量管控机制,以及高峰期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 的旅游环境。 4.6.4 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全覆盖的, 集旅游资讯、风险警示、旅游投诉、执法监管、应急救援、旅游保险等于一体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4.7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4.7.1 旅游业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强。旅游业在整个区域产业 结构中的地位突出。 2 DB35/T 1489—2015 4.7.2 旅游与农业、工业、林业、交通、信息、餐饮、金融、教育、建筑、物流、文化、体育、医疗、 养生、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旅游新业态不断 涌现。 4.7.3 旅游各要素配置完善,旅游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旅游业对投资、税收、就业等的综合带 动和促进作用强。 4.7.4 旅游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4.8 旅游相关政府机构多边协助 4.8.1 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 扶持力度较大。 4.8.2 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部门联动、协调配合较好,形成全社会发展 旅游的共识。 4.8.3 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 5 评价项目与要求 5.1 城市特色与个性 5.1.1 城市生态环境 5.1.1.1 境内空气质量好,主要旅游景区及度假区、居住区等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GB 3095 要求。 5.1.1.2 推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理念,境内绿化覆盖率应大于或等于 38%。主要生态景区清新指数 高。 5.1.1.3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 GB 3838 要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6%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达 9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应达到 GB 5749 要求。主要功能区噪声应达到 GB 3096 要 求。 5.1.2 城市规划与生活设施 5.1.2.1 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居民休闲和外来游客的需求,公共绿地、休闲设施、公共厕所、文化 与体育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5.1.2.2 公共交通集散网络完善,路标路牌、公交候车亭等具有个性,突出地方文化。 5.1.2.3 城市夜景美观,舒适宜人。 5.1.3 城市建筑与标志性景观 5.1.3.1 城市个性突出,辨识度高。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5.1.3.2 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区或旅游中心镇有风格独特、反映当地文化、 具有游览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并制定相关保护措施。 5.1.3.3 有特色的环境公共艺术和城市小品;“三边三节点”景观优美,有反映当地特色文化的城市 小品、景观雕塑。 5.1.4 地方特色旅游商品 5.1.4.1 有具有使用当地原材料、使用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 品、手工艺品、文化创意品等。 3 DB35/T 1489—2015 5.1.4.2 5.1.4.3 5.1.5 有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或家庭作坊。 有相对比较集中的土特产品和旅游商品售卖中心或购物步行街。 地方特色美食小吃 有一定知名度且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特色美食菜肴,有一条以上美食街。 5.1.6 绿色食品 践行低碳、节能、环保、绿色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产品获得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标志或绿 色食品标志。 5.2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 5.2.1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2 5.2.2.1 5.2.2.2 5.2.2.3 5.2.2.4 5.2.2.5 5.2.3 交通可达性 境内有高铁(快铁)车站或 1 小时车程内有高铁(快铁)车站或客运码头。 境内有机场或 2 h 车程内有机场。 有高速公路出入口。 市区或县城通往主要景区道路应符合 JTG B01-2014 三级以上公路要求 。 各类交通方式实现无缝接驳。 公共交通 境内应提供出租汽车服务;出租汽车清洁卫生,规范服务,按里程表计价,不拒载,不欺诈。 境内应具有城市公交系统,公交线路覆盖率高,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 300 米覆盖率不低于 70%。 有农村客运交通;农村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率达 90%以上。 境内有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旅游专线巴士或公交车;A 级景区通公交(或专线车)率应达 100%。 提供无障碍巴士或公交车;主要公共场所有无障碍设施。 旅游直通车 应开通有连接主要客源城市至景区或者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旅游直通车。 5.2.4 5.2.4.1 5.2.4.2 5.2.4.3 5.2.4.4 5.2.5 交通指引与旅游标识 境内高速公路及下道口均设置主要景区的中英文对照的交通指引牌。 通往景区的主要道路岔路口均设中英文对照的景区交通指示牌。 交通集散地、旅游景区、住宿设施等地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旅游景区设置中英文对照的引导标识(景区简介牌、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等)。 游客中心与咨询服务点

pdf文档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福建省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489-2015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10-25 09:06:27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