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1.040.07;07.060 A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190—2017 代替GB/T18190—2000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Oceanological terminology—Marine geology 2017-11-01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190—201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海洋地貌 2.1 海洋地貌一般术语 2.2 海岸类型 2.3 海积地貌 2.4 海蚀地貌 2.5 河口、三角洲 2.6 平原,湿地 2.7 珊瑚礁 2.8 海底地貌 3 海洋沉积 3.1 海洋沉积一般术语· 11 3.2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12 3.3 事件沉积与沉积事件 13 3.4 重力沉积· 3.5 深海黏土与软泥· L4 3.6 溶跃面及补偿深度 15 3.7 海底矿产 16 海底构造 16 海底构造一般术语 4.1 16 4.2 板块及板块构造… 17 沟-弧-盆系 4.3 20 4.4 洋中脊、裂谷系 20 4.5 地球物理 5海洋灾害地质· 5.1 海岸灾害地质 22 5.2 海底表面灾害地质 22 5.3 海底地层灾害地质 6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24 6.1海洋地质调查… 6.2海洋地球物理调查 24 参考文献 26 索引 27 GB/T18190—2017 前言 本标准与GB/T15918—2010《海洋学综合术语》、GB/T15919—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生物学》、 GB/T15920-201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GB/T15921—2010《海洋学术语海洋化学》、 GB/T19834一2005《海洋学术语海洋资源学》等共同构成海洋工作领域术语系列国家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190—2000《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本标准与GB/T18190—2000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外弧岛、大陆岛、海洋岛、堆积岛、闭合深度、滩肩、干滩、侵蚀速率等术语定义(见 2.1.14,2.1.15,2.1.16,2.1.19,2.1.29,2.3.8,2.3.9,5.1.2); 删除了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等术语定义(见2000年版的2.5.4,2.5.5,2.5.6); 删除了重复术语定义(见2000年版的4.2.3,4.3.2,4.3.3,4.3.10,4.3.14,4.3.15,4.3.16,4.4.2, 4.4.5); 根据海洋地质学术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对有关术语进行了 修订完善(如2.1.3,2.1.4,2.1.5,2.1.6,2.1.10,2.1.13,2.1.20,2.1.20,2.1.23,2.3.32.3.4,2.3.6, 2.3.7,2.3.8,2.3.10,2.3.17,2.3.19,2.3.22,2.4.4,2.4.5,2.2.7,2.5.1,2.5.2,2.5.3,2.5.4,2.6.3, 2.7.7,2.8.10,2.8.16,2.8.21,3.1.2,3.2.1,3.2.12,3.2.13,3.2.15,3.3.3,3.5.1,3.7.4,3.7.5,4.3.2, 5.3.1) ; 修改了部分术语的英文对应词解释(见2.1.13,2.2.13,2.2.14,2.3.10,3.1.1,4.5.4,5.1.6); 一将部分定义进行了拆分,变成两个术语定义,如将后滨(潮上带),内滨(潮下带)进行了拆分,变 成后滨、潮上带、内滨、潮下带,并分别进行了术语定义(见2.1.5,2.1.10,2.1.7,2.1.11); 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名称(见2.3.10,2.5.3,2.6.2,2.6.3,2.8.2,5.1.5,5.2.5); 一修改了标准的前言和范围;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东起、夏东兴、李平、王文海、丰爱平、闫文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190—2000。 1 GB/T 18190—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海洋地质学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管理、科研、教学及相关活动。 2 海洋地貌 2.1 海洋地貌一般术语 2.1.1 海岸线 coastline 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痕迹线。 2.1.2 海岸 coast 海岸线向上,海洋营力显著影响的狭长陆域地带。 2.1.3 海岸带 coastal zone 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 注:海岸带范围上限起自现代海水能够作用到陆地的最远界,下限为波浪作用影响海底的最深界,或现代沿岸沉积 可以到达的海底最远界限。 2.1.4 海滨 shore;seashore 由海岸带沉积物组成的海水边缘地带。 注:后滨、前滨统称海滨。 2.1.5 后滨 backshore 海岸线至平均高潮线之间的地带。 注:后滨用于砂砾质,一般仅在风暴潮期间才能被海水淹浸。 2.1.6 前滨foreshore 平均高潮线至海图0m等深线之间的地带。 注:前滨一般用于砂砾质海岸。 2.1.7 宝inshore 内滨 低潮线至沉积物不能被波浪作用横向搬运(即闭合水深)的地带。 注:内滨一般用于砂砾质海岸。 2.1.8 外滨 offshore 滨外 1 SZC GB/T18190—2017 闭合水深至大陆架边缘之间的地带。 2.1.9 水下岸坡 subaqueous slope of coast 低潮线向海至闭合水深之间的斜坡地带。 2.1.10 潮上带 supratidal zone 海岸线与特大潮或风暴潮时海水影响陆地最远处之间的地带。 注1:一般用于粉砂淤泥质海岸 注2:改写GB/T15918—2010,定义2.3.3。 2.1.11 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 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海水周期性淹没和退出的浅滩地带, 注2:改写GB/T159182010,定义2.3.2。 2.1.12 潮下带 subtidal zone 低潮线与闭合水深之间的浅水地带。 注1:一般用于粉砂淤泥质海岸。 注2:改写GB/T15918—2010,定义2.3.4。 2.1.13 海岛 island 四面环水,在高潮时高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2.1.14 外弧岛 out arc island 增生楔岛 外弧脊(或增生楔)露出海面形成的海岛。 2.1.15 大陆岛 continental island 地质构造上与临近大陆相似或相联系的海岛。 注1:大陆岛主要分布在大陆阶上,部分分布在陆缘弧、游离的或者沉没的微大陆上。 注2:大陆岛原为陆上山地,冰后期由于海面上升或板块运动被部分淹没,进而与大陆相隔离而形成。 2.1.16 海洋岛 oceanic island 由海洋底部火山熔岩堆积形成,或者由发育在沉没的火山顶上的珊瑚礁形成的海岛。 2.1.17 火山岛 volcanic island 由于火山作用在海中形成的海岛。 2.1.18 珊瑚岛 coralisland 由珊瑚礁构成的岩石海岛,或在珊瑚礁上由珊瑚碎屑等形成的砂岛 2.1.19 堆积岛 depositionisland 河口或滨外海域,由河流、海域泥沙堆积形成的海岛。 2

pdf文档 GB-T 18190-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8190-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第 1 页 GB-T 18190-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第 2 页 GB-T 18190-2017 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2-20 11:57:28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