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7.060 CCS B23 6103 宝鸡市 地方 标准 DB 6103/T 53—2024 大豆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2024 - 1 - 25发布 2024 - 4 - 30实施 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6103/T 53 —2024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构建准备 ................................ ................................ ........... 1 5 初次构建 ................................ ................................ ........... 2 6 再次构建 ................................ ................................ ........... 2 7 育种群体形成 ................................ ................................ ....... 2 8 后代应用 ................................ ................................ ........... 3 9 生产档案 ................................ ................................ ........... 3 附录A(资料性) 大豆品种选育方法 ................................ ..................... 4 DB 6103/T 53 —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屈洋、王可珍、马雯、刘晓婷、薛玉莹、刘洋、李得孝、余陇辉、寸红刚。 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917-8226709 地址:宝鸡市岐山县朝阳路 56号 邮编:722499 DB 6103/T 53 —2024 1 大豆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品种选育技术构建准备、初次构建、再次构建、育种群体形成、后代应用和生产 档案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品种选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 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93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种质扩增 3.1 利用大豆种质资源,持续丰富大豆育种群体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的过程。 系统选育 3.2 利用遗传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从大豆种质资源中选择合适的母本和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自交 繁育,使大豆品种具有更优良性状的方法。 4 构建准备 亲本选择 4.1 选择具有抗逆、 广适、 优质、 高产的大豆种质资源以及育成品种 5份以上。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 的规定。 农田选择 4.2 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均匀、灌排良好的农田,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宜。 环境选择 4.3 大豆育种群体构建农田周围 30 m内不得种植其 它大豆品种。 DB 6103/T 53 —2024 2 方法选择 4.4 见附录A。 5 初次构建 种子配置 5.1 将大豆隐性核雄性不育材料与亲本材料按照 1:5的比例混匀。 种植参数 5.2 种子单粒播种,人工种植。行距 40 cm~45 cm,株距12 cm~13 cm。春播区宜在 4月下旬5月上旬进 行播种,夏播区应在 6月中旬之前完成播种。播种前施三元缓释复合肥( N:P2O5:K2O=18:18:18,总 养分含量≥ 54%;或N:P2O5:K2O=15:15:15,总养分含量≥ 45%)300 kg/hm2~375 kg/hm2,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田间管理 5.3 5.3.1 除草 大豆出苗后应及时人工除草。 5.3.2 灌溉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50 %~60 %时应及时进行灌溉。 5.3.3 追肥 初花期和鼓粒期喷施 0.2%硼砂或0.1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2次~3次,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 定。 病虫害防治 5.4 从分枝期到始花期前应进行病虫防治 1次~2次,花期结束后进行病虫防治 1次~2次,每7 d~10 d 一次。各生育时期病虫害防治应符合 NY/T 1293 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规定。 收获 5.5 成熟期混收不育株种子,并将混收的种子进行海南加代繁殖,收获可育株种子。 6 再次构建 将5.5收获的可育株种子再次与亲本材料按照 1:5的比例混匀。 种植方法见 5.2, 田间管理方法见 5.3, 病虫害防治方法见 5.4。 成熟期混收不育株种子, 并将不育株种子进行海南加代繁殖, 收获可育株种子。 7 育种群体形成 将6收获的可育株种子按照 5.2方法种植,田间管理方法见 5.3,病虫害防治方法见 5.4,成熟期收获 可育株种子形成育种群体。 DB 6103/T 53 —2024 3 8 后代应用 不育株种子应用 8.1 收获的不育株种子可继续与新亲本材料进行下一轮种质扩增。 可育株种子应用 8.2 8.2.1 F1-4代混选 对形成的育种群体进行 1代~4代的繁育,选择生态类型良好可育株进行混收、混合脱粒。 8.2.2 F5代后 从第5代开始,选择符合目标性状的单株,按照系统选育方法,直到形成稳定品系。 9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 档案,详细记录育种群体构建的亲本组成、构建的时间以及后代应用的详细过程 。档案保 存期不少于 30年。 DB 6103/T 53 —2024 4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大豆品种选育方法 A.1 大豆品种选育方法见图 A.1。 图A.1 大豆品种选育方法 混合亲本 5份(Ms_) 不育材料 1份(msms) F1(Msms) F2(msms:Ms=1:3) F1-4混选混收收不育株种子 (msms) F5后单株选择 稳定品系 新品种× 收不育株粒 收可育株粒 收不育株粒× BC1F1(Ms_) BC1F2(msms:Ms_=1:3)收可育株粒 天然授粉 收可育株种子 (Ms_) 轮回群体 生态类型 目标性状
DB6103-T 53-2024 大豆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宝鸡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9:47:0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39.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6789-2 2017 Assembly tools for screws and nuts — Hand torque tools — Part 2 Requirements for calib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pdf
ISO 587 2020 Coal and coke — Determination of chlorine using Eschka mixture.pdf
ISO 19272 2015 Low alloyed steel — Determination of C, Si, Mn, P, S, Cr, Ni, Al, Ti and Cu - Glow discharge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routine method).pdf
ISO 18907 2013 Imaging materials — Photographic films and papers — Wedge test for brittleness.pdf
ISO 4412-2 1991 Hydraulic fluid power — Test c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airborne noise.pdf
ISO 9241-920 2024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Part 920 Tactile and haptic interactions.pdf
ISO 15610 2024 Spec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welding procedures for metallic m.pdf
ISO 3630-3 2021 Dentistry — Endodontic instruments — Part 3 Compactors.pdf
ISO 12612 2016 Cinematography — Interchange of post-production sprocket-based materials.pdf
ISO 9073-14 2023 Nonwovens — Test methods — Part 14 Coverstock wetback (simulated uri.pdf
GB-T 28868-2012 未经涂覆的磁性氧化物环形磁心的尺寸.pdf
GB-T 25980-2010 道路车辆 旅居挂车和轻型挂车的连接球 尺寸.pdf
GB-T 43632-2024 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供应链韧性的开发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GB-T 39547-2020 机械指示表的设计和计量特性.pdf
GB-T 40800-2021 铸钢件焊接工艺评定规范.pdf
GB-T 43037-2023 可信性分析技术 佩特里网技术.pdf
GB-T 26801-2011 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 一次装置和二次装置之间压力信号传送的连接法.pdf
GB-T 21051-2007 人-系统交互工效学 支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的可用性方法.pdf
GB-T 10942-2017 散装乳冷藏罐.pdf
GB-T 15390-2005 工程用焊接结构弯板链、附件和链轮.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39.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