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B 01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 5T 管理技术规程 5T Post-harvest management technique code for high quality paddy 2020 - 05 - 28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0 - 06 - 15 实施 发 布 DB22/T 311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宪梅、吴文福、周广春、白丽、张娜、马昀钊、王雨佳、张亮、孙宇、徐文、 余平、徐岩、张伟、韩峰。 I DB22/T 3113—2020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质稻谷收储 作业 5T 管理方法》和《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优质稻谷收储作业 5T 管理系统及其评价方法》 2 个 相关发明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吉林省区域内 的任何申请人无偿使用上述 2 项专利;同吉林省区域外的任何申请人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 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吉林大学、吉林工商学院、长春吉大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 5988 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II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 5T 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稻谷收储作业 5T 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实施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优质稻谷收储作业 5T 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493 粮食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 5494 粮食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510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 GB/T 16714 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GB/T 20569-2006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 21015-2007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LS/T 3108-2017 中国好粮油 稻谷 JB/T 10268 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收储作业 5T 管理 3.1.1 收储作业 storage operation 从抽穗开始直至仓储结束的全部作业过程。 3.1.2 作业管理级别 management-level 按保鲜保质管理要求将作业管理级别由高到低分为 A 级、B 级、C 级。 3.1.3 必要指标 necessary indicators 保证收储作业质量的必须监测和控制的关键作业指标。 3.1.4 充分指标 fully indicators 1 DB22/T 3113—2020 保证收储作业质量的非关键作业指标和稻谷品质指标,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监测和控制。 3.1.5 5T 管理 5T management 熟收时期(T1)、田场时期(T2)、干燥时期(T3)、收仓时期(T4)以及仓储时期(T5)5 个时 期内对必要指标以及充分指标的管理要求。 3.2 熟收时期(T1) 3.2.1 最适收割日期 the best harvesting date 95%~97%的籽粒转黄的日期。 3.2.2 最适熟收时间 the deviance of harvesting time 抽穗日期与最适收割日期之差。 3.2.3 收割时间偏差 the deviance of harvesting time 实际收割日期与最适收割日期之差。 3.2.4 收割时间变异系数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harvesting time 实际收割日期与最适收割日期之差除以最适熟收时间的绝对值。 3.3 田场时期(T2) 3.3.1 田场时间 field time 从收割结束日期到干燥起始日期的过渡时间。 3.4 干燥时期(T3) 3.4.1 干燥时间 drying time 从干燥起始时间到干燥结束时间的过渡时间。 3.4.2 干燥积温 drying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在干燥作业条件下,粮温对时间的积分。 3.5 收仓时期(T4) 3.5.1 收仓时间 closing time 从干燥结束日期到收入粮仓位结束日期的过渡时间。 3.6 仓储时期(T5) 3.6.1 仓储时间 warehousing time 从仓储起始日期到仓储结束日期的过渡时间。 3.6.2 2 DB22/T 3113—2020 仓储积温 storing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在仓储条件下,粮温对时间的积分。 4 要求 4.1 熟收时期 4.1.1 基本条件 4.1.1.1 4.1.1.2 4.1.2 田块土壤湿度以人站立田面时脚下陷程度适宜,不影响实际作业为准。 收割前对收割机进行清理,防止品种间混杂。 工艺 用全喂入或半喂入联合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或采用机械割晒、机械脱粒等分段收割。 4.1.3 管理指标 4.1.3.1 必要指标 必要指标见表 1。 表1 必要指标 管理级别 A 级 B 级 C 级 收割时间偏差(变异系数) ±2 d(4.4%) ±3.5 d(7.8%) ±5 d(11.1%) 收割水分 >24% >18%,≤24% ≤18% 4.1.3.2 充分指标 充分指标见表 2。 表2 管理级别 4.2 充分指标 A 级 B 级 C 级 % % % 损失率 ≤ 2.0 2.3 2.7 霉变粒 ≤ 0.5 1.0 1.5 互混率 ≤ 1.0 3.0 5.0 田场时期 4.2.1 4.2.1.1 4.2.1.2 4.2.1.3 4.2.2 4.2.2.1 基本条件 减少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田场时间,应具备防护措施。 存放场地地面应干净、平整、坚固并设防潮层。 运输应使用无污染工具,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工艺 不同品种应分别存放。 3 DB22/T 3113—2020 4.2.2.2 4.2.3 存放田场后,粮温检测间隔时间不少于 2h。 管理指标 4.2.3.1 必要指标 必要指标见表 3。 表3 管理级别 机械收割田场时间 ≤ 半机械收割(带茎)田场时 间 ≤ 4.2.3.2 必要指标 A 级 B 级 C 级 d d d 1.5 3.0 4.5 3.0 5.0 7.0 A 级 B 级 C 级 % % % 充分指标 充分指标见表 4。 表4 管理级别 4.3 充分指标 损失率 ≤ 0.1 0.15 0.2 霉变粒 ≤ 0.5 1.0 1.5 干燥时期 4.3.1 基本条件 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干燥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4.3.2 工艺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3 不同品种、不同水分稻谷应分别干燥,同一批干燥稻谷水分不均匀度应小于等于 2%。 干燥前需进行除杂,不应有长茎秆、麻袋绳、聚乙烯摸等异物。 一般应采用低温循环干燥工艺或多段连续变温干燥工艺。 批式循环干燥机应采用干燥后缓苏多次循环,干燥缓苏比应大于 1:3。 连续式干燥机应采用干燥后缓苏多次干燥,干燥缓苏比应大于 1:2。 出机粮温按照 GB/T 21015-2007 中 4.3.2 表 3 规定执行。 管理指标 4.3.3.1 必要指标 必要指标见表 5。 表5 管理级别 4 必要指标 A 级 B 级 C 级 %/h %/h %/h DB22/T 3113—2020 干燥降水速率 4.3.3.2 0.3~0.55 0.55~0.8 >0.8 充分指标 充分指标见表 6。 表6 充分指标 管理级别 A 级 B 级 C 级 最终水分 >15%,≤15.5% >14.5%,≤15% <14.5% 单位干燥积温(0 ℃ 为基准) ≥30 (℃·h)/% ≤30 (℃·h)/%,>20 (℃·h)/% <20 (℃·h)/% 稻谷温度(缓苏段) ≤30 ℃ >30 ℃,≤35 ℃ >35 ℃,≤40 ℃ 热介质 批式循环干燥机 按照 JB/T 10268 执行 温度 连续式干燥机 按照 GB/T 16714 执行 4.4 损失率 ≤ 0.1% 0.15% 0.2% 风温 ≤ 35 ℃ 40 ℃ 45 ℃ 收仓时期 4.4.1 基本条件 4.4.1.1 4.4.1.2 4.4.1.3 4.4.2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稻谷应分仓储藏。 应对空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和维修,确认粮仓门窗完好、设备运转正常。 应对仓房清理、消杀处理。 工艺 4.4.2.1 收仓时,抽样应按照 GB 5491 执行,互混率、出糙率、食味值应按照 LS/T 3108-2017 检验, 脂肪酸值应按照 GB/T 20569-2006 检验,建立质量档案。 4.4.2.2 采用多点抛粮等措施,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4.4.3 管理指标 4.4.3.1 必要指标 必要指标见表 7。 表7 管理级别 收仓时间 ≤ 收仓水分 4.4.3.2 必要指标 A 级 B 级 C 级 1.0 d 1.5 d 2.0 d >15%,≤15.5% >14.5%,≤15% ≤14.5% 充分指标 充分指标见表 8。 表8 管理级别 充分指标 A 级 B 级 C 级 % % % 5 DB22/T 3113—2020 4.5 含杂率 ≤ 0.

pdf文档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1 页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2 页 DB22-T 3113-2020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 吉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44:4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