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1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remediation of successor cropping obstacle in greenhouses 2020 - 08 - 30 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21/T 3290—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起草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鞍山市千山 区现代农业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朝阳县二十家子农业技术推广站、朝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建平县农机 监理所、建平县青松岭乡农业服务站、凌源市良种场、锦州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姜 楠、谢德利、张国于、柳莹、肖建敏、张静超、邱华、裴景 娟、牛秀梅、赵小虎、周渊名。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162 号,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老干部处转),联系电话:024-86845117。 I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室连作障碍土壤修复的盐渍化修复、土壤消毒、种植与土壤改良、土传病虫害防控、 机械修复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宜实施温室连作造成的土壤障碍的修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21/T 1895 棚室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 是指在同一温室土壤连续栽培同类作物,或施肥不当,养分过度非均衡消耗,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板 结),养分供应拮抗与失衡,有毒有害物质累积形成自毒,次生盐渍化及酸化,有益微生物减少;线虫、 枯黄萎病、茎基腐土传病虫加重;蔬菜根系变褐变小,吸收肥水能力下降、导致滞长减产、品质下降, 甚至死棵的障碍现象。 3.2 土壤盐渍化 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可溶性盐分随土壤毛隙管水蒸发上升到地表,积累在表层土壤的现象,也 称盐碱化。是棚室土壤连作, 施肥量大,且没有天然降水淋溶作用, 无法及时下渗散失盐分而造成的。 4 盐渍化修复 4.1 灌水压盐修复 利用温室上茬罢园休闲期间,对土壤漫灌水,达到充分饱和;或在 6 月下旬~9 月中旬的夏秋雨季 去掉温室最顶部棚膜,让自然降雨多次淋溶。四周棚膜宜下埋 20cm 深,或压膜紧密。周围排水沟渠提 前清理,畅通排水。清理棚室周围作物残体,防止病残体以及病原菌随地面径流雨水倒灌到温室中。 1 DB21/T 3290—2020 4.2 定植前雨水倒灌修复 因受暴雨毁坏棚室造成雨水倒灌时,雨水下渗后,可立即用洁净井水大水漫灌,冲洗雨水带来的硝 酸盐,之后再高温闷棚 15d 以上。 4.3 有作物雨水倒灌修复 4.3.1 倒灌初期地面处理 温室定植后出现雨水倒灌。进水量大应及时排水,2~3d 后及时划锄中耕松土。中耕后表土开始干 燥时,再用井水浇灌,排水后不宜立刻灌水以防沤根;倒灌雨水量较少时,可立刻灌井水冲刷 1 次地面。 4.3.2 地面药剂灭菌 用 15kg 水兑 6.25%精甲霜灵·咯菌睛(亮盾)悬浮剂 20ml+47%春雷·王酮可湿性粉剂 40g,或用 68% 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 40g+40%噻唑锌 30g。均匀喷施封杀积水地面和植株。酌情 7d 后再 喷 1 次。还可用 72.2%霜霉威盐酸盐,或 25%嘧菌脂,或 58%甲霜灵锰锌,或 85%三氯异氰尿酸等 800 倍液灌根。必要时加入 15%氨基酸水剂 300 倍液灌根,或 5%氨基酸·腐蚀酸水剂 5L/667 ㎡。 5 土壤消毒 5.1 消毒前准备 在6月中旬至9月上旬,夏季伏期温室作物拉秧后,清洁田园,包括植株残体、果实、杂草、农地膜、 滴灌管带、嫁接夹、吊蔓夹绳等,不宜翻地,但须地面基本整平,不宜此时翻地,以免病菌翻到12cm 以下,且扩繁。并按15kg水兑杀虫杀菌剂(嘧菌酯+噻虫嗪)各20ml,加100ml纯酒精喷撒地面(窒息闷 杀病虫)。随即密闭覆盖农膜,地面土壤不饱和时须充足的水。开始预闷棚消毒,近地面达60℃,土壤 杀病虫草55℃以上,同时密闭棚室10d以上。 5.2 消毒方式 5.2.1 太阳能消毒 经预消毒的温室,结合整地施猪粪、羊粪、鸡粪等农家肥。每 667 ㎡撒施 3cm 左右的粉碎秸秆 1~ 4t 与其混合施入土壤,将其深翻耙平后,再按照下茬作物种植方式起垄或做畦;对往年有死棵现象的 温室,在起垄前用 50%多菌灵粉剂 2~3kg 加 10 倍细土拌匀,均匀撒在地面,耙匀并翻耕 10~15cm。 大水浇灌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时,用地膜、无破损旧棚膜覆盖地面,密闭温室。夜间尽量盖保温被, 连续 15~50d 以上。 5.2.2 石灰氮高温闷棚 在经消毒前准备的基础上,施入秸秆与农家肥,再每 667 ㎡温室均匀撒施 40~80kg 石灰氮(氰胺 化钙,CaCN2),用旋耕机深耕。土壤表面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四周用重物压实盖严,无破损确保密闭。 然后灌水直至地面湿透为止。密闭温室,持续 15~50d。消毒后,揭开棚膜和地膜,翻耕土壤,促毒气 挥发,晾晒 7d 以上才可定植。 5.2.3 棉隆高温闷棚 棉隆(98%隆鑫)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前 5~7d 浇透水,待土壤湿度适宜浅旋耕,旋土深度 12cm 以内。按 20~40g/㎡撒施,用耙子将其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浇水,覆盖无破损薄膜。密闭温室 15~ 2 DB21/T 3290—2020 50d 后。掀撤农地膜晾晒土壤散气,松土 1~2 次再整地,7~10d 后移栽定植。 5.3 排放有害气体 闷棚结束后,掀开农膜,打开温室上下风口,释放棚里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定植后熏蒸伤害秧苗 (叶片发黄,叶子皱缩)现象出现。 5.4 线虫等病虫害防控 放毒气2~3d后,再给土壤大量灌水。再2~3d后施入腐殖酸、或甲壳素、或海藻酸等800倍液。土 壤深层次有线虫,须加入10%噻唑膦等杀线虫药剂。重新覆盖农膜,关闭温室的上下风口,喷上双倍药 量的杀虫菌药剂,温室后墙、棚膜、柱梁、吊绳和钢丝等处都要喷,或烟雾剂(以高温提高药效)。再 重新闷棚15d左右。 6 种植与土壤改良 6.1 休耕 一茬蔬菜收获后,宜空闲歇茬一段时间来养地,时间宜在60~120d。 6.2 绿植养地 或种植绿植养地作物,宜选用农家籽粒玉米50~100kg,或种大豆、牧草、萝卜等,生长期20~60d。 栽植前再将绿体植株直接旋耕粉碎到土壤中。 6.3 轮作倒茬 减少同种蔬菜连作栽培,与不同科的蔬菜进行2~3茬轮作倒茬;还可采取间作,2畦茄果间作1 畦瓜类。下茬瓜类向前移1畦,实现瓜类2茬轮作。 6.4 施农肥菌肥腐殖酸肥 施用农家肥,并与化肥混施,宜施牛粪、羊粪、秸秆等高碳种类,并充分腐熟。不宜仅靠化肥代替 农家肥;增施多种有益生物菌肥或菌剂;宜使用含腐植酸微量元素液肥,宜恢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宜 与EM菌一起施用,补充作物所需而且易被吸收的微量元素。基肥沟穴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80~ 160kg/667㎡,不可与杀菌剂同时混用。 6.5 铺设秸秆生物反应堆 在蔬菜定植前,每定植行下单垄挖宽20cm,畦挖宽40cm,深度20~25cm。沟内铺满秸秆施菌剂,立 即覆土做垄或畦。其技术要求符合DB21/T 1895规定。蔬菜定植后,可在垄畦沟铺施稻壳,或碎稻草, 或花生壳等碎秸秆,1~2kg/m。 7 土传病虫害防控 7.1 定植土壤防病处理 每 667 ㎡用 10~30 亿/g 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 1~2kg 混土般成药土沟穴施(包括长青苔盐渍 化土壤,促进秧苗整齐一致);接着用 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 500 倍液,喷撒定植穴与 地表。 3 DB21/T 3290—2020 7.2 线虫药剂防控 需在定植穴或沟,混土均匀撒施 10%噻唑磷(福气多)颗粒剂,每 667 ㎡(亩)1.5~2kg,施药深 度 15cm,覆土使根系隔离药剂。如定植密度大,需满地撒施。或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1ml/㎡,稀释 1000 倍后,喷雾与土混匀。或缓苗后用 5%阿维菌素乳油 1L 滴灌。或在根区湿土时用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 剂(路富达)10ml 兑水 15kg 浇根 300 株(每株用药量 0.03ml,浇药液 50ml)。 8 机械修复(打破犁底层) 8.1 修复前准备 温室收获后及时清理植物残体、吊蔓夹线、吊果网袋、滴灌管及设施等回收集中保管。温室须无柱, 并局部拆除管架,便于小型挖掘机(如洋马YANMAR VIo17)进入作业。若人工铁锨挖掘可放松对棚室结 构要求。每667㎡用6~12t秸秆(9~18kg/㎡),2.6~5.2kg尿素,3~6kg秸秆腐熟菌剂,1t左右农家 肥。 8.2 铺施地表秸秆 温室地表清洁后,每667㎡棚室土壤表土上均匀铺撒长度3cm的碎农作物秸秆(玉米秆、稻草、苇叶、 废菌棒等)0.8~1.6t(每块2m³400kg),撒尿素0.4~0.8kg,秸秆腐熟剂1~2kg。 8.3 挖破犁底层 用微型挖沟机挖掘,以南北温室地面种植区域中线分界,即从温室后墙一侧(或前底脚侧)的半面 种植区域土壤的表土挖掘35cm深,倒到温室前底脚一侧,沿温室延长方向挖掘完成,形成35cm深,半个 温室跨度槽坑;然后,在此槽坑中继续再向下挖30cm深,每挖一铲都由人工向挖坑中填入秸秆,车铲再 把挖起的土壤填埋上。逐铲填埋秸秆,半侧共填入秸秆1.6t(4块)左右,不施尿素和腐熟剂。 8.4 犁底层处秸秆填埋 此槽坑表面上铺秸秆 1.8~3.6t,撒尿素 1.8kg,秸秆腐熟剂 2kg。秸秆浇水后并喷杀虫剂,再将存 放在前底脚的表土回填到这沟槽中;同样方法,再挖前底脚一侧表土倒到后墙一侧,挖和后墙侧一样的 沟槽标准与做法。注意后墙侧与前底脚侧两次挖槽沟的衔接,一定两侧要挖通,以防后期土壤中部凸起。 8.5 整地高温闷棚 两侧分别挖掘与秸秆填埋后,须整平地面。按 667 ㎡

pdf文档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290-2020 温室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规程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22: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