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060 CCS B 22 DB5117 四 川 省 ( 达 州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Micheng rice 2020-11-25 发布 2020 -11-25 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17/T 22-2020 前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言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达州市达川区种子管理站、达州市达川区农业技术推 广站、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传茂、王仁贵、何国清、赵其江、孙洋、刘波。 1 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产地环境条件、基地建设、品种选择、耕作要求、播种育秧、 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稻谷收获贮藏、产品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T 5490 粮食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502 粮油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 5503 粮油检验 碎米检验法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5683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 22294 粮油检验 大米胶稠度的测定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2 DB5117/T 22-2020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 78 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第 112 号公告《关于批准对江口醇酒、青川天麻、米城大米、 富顺香辣酱、炉霍雪域俄色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3 术语与定义 GB/T 179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 米城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 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 产地环境条件 5.1 环境要求 5.1.1 海拔条件 米城大米水稻适宜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散射光较多、相对湿度适宜且海拔高度在 500m~ 1000m 深丘、中高山区域种植。 5.1.2 温度 5.1.2.1 稻谷每个生长期的温度 米城大米水稻苗期适温 15℃~28℃;分蘖期适温 28℃~30℃;幼穗分化期 24℃-28℃;灌浆期适 温 22℃~30℃。 5.1.2.2 育秧 育秧温度要求 10℃以上,12℃时发芽较快。采用增温育秧,以旱地育秧为主。小中苗秧移栽的 667 ㎡备苗床面积 20 ㎡~25 ㎡,大苗秧移栽的 667 ㎡备苗床面积 30 ㎡~40 ㎡;以壤土为好;做好培肥、 调酸、消毒、浇水、化控等环节。加强秧苗管理,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后应重点防治“立枯病”, 使育出的秧苗矮健、嫩绿。 5.1.3 光照 水稻喜光,对光照敏感性较强,阳光充足,生长旺盛,籽粒饱满产量高;光照不足,籽粒不饱满产 量低;漫射光,有助于秧苗生长及稻谷籽粒饱满,品质好。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3 DB5117/T 22-2020 5.1.4 土壤 紫色水稻土,质地以壤土为主,土壤 PH 值 6.3~7.5,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壤中全氮含量 1g/kg 左右。 5.1.5 微风 1~3 级风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 5.1.6 营养元素 5.1.6.1 施肥原则 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控氮稳磷增钾,配合施用。 5.1.6.2 施肥量 氮、磷、钾之比为 2:1:2,一般 667 ㎡施纯氮 10 Kg~12Kg,五氧化二磷 5 Kg~6Kg,氧化钾 10 Kg~ 12Kg,有机肥 1000Kg~1500Kg。 5.1.6.3 施肥方法 应采用底肥、分蘖肥、穗粒肥相结合的方法。全部有机肥、磷肥、50%氮肥、50%钾肥混匀撒施后耙 田,2~3 天后栽秧。30%氮肥在秧苗返青后作分蘖肥施入,余下的氮肥和钾肥作穗、粒肥施入。 5.2 生产基地条件 5.2.1 灌溉水要求 灌溉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项 目 PH 值 灌溉水质量指标 指 标 5.5~8.5 - mg/L ≤350 氟化物(F 计) mg/L ≤2.0 氰化物 mg/L ≤0.5 硫化物 mg/L ≤1.0 氯化物(以 CI 计) - 4 DB5117/T 22-2020 表 1 (续) 项 目 指 标 总汞(以 Hg 计) mg/L ≤0.001 总镉(以 Cd 计) mg/L ≤0.005 总砷(以 As 计) mg/L ≤0.05 铬(六价) mg/L ≤0.1 总铅(以 Pb 计) mg/L ≤0.1 总铜(以 Cu 计) mg/L ≤1.00 化学需氧量 mg/L ≤200 5.2.2 空气质量要求 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 要求。 表2 空气质量指标 项目 日平均浓度 3 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状态) mg/m 1 小时平均浓度 ≤0.30 — 3 ≤0.12 ≤0.24 3 ≤0.15 ≤0.50 ≤0.50 — ≤7 ≤20 ≤1.50 — 二氧化氮(NO2)(标准状态) mg/m 二氧化硫(SO2)(标准状态) mg/m 2 氟化物(F)(标准状态) ug/(dm .d) 3 ug/m 3 铅(Pb)(标准状态) ug/m 注: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KPa的状态。 5.2.3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3 项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目 指 PH 值 6.3~7.5 有机质含量 % ≥1.0 镉 mg/kg ≤0.30 标 5 DB5117/T 22-2020 表3 汞 mg/kg ≤0.50 砷 mg/kg ≤25 铜 mg/kg ≤100 铅 mg/kg ≤80 铬 mg/kg ≤300 六六六 mg/kg ≤0.10 滴滴涕 mg/kg ≤0.10 6 续 基地建设 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水源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沟渠配套、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稻田。 7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抗性强、丰产性好、米质达国颁二级以上的籼型优质稻。 8 耕作要求 以一年一季(稻—冬水田或稻—油两熟)为主,稻田耕作层 30cm 以上。 9 播种育秧 9.1 秧田选择与基肥施用 育秧方式:旱育秧或润湿育秧。 留足秧田:秧田与本田比例 1∶8(机插穴盘育秧 1:80)。 基肥施用:每 667 ㎡施用腐熟的猪牛粪 1000kg 加 45%三元复合肥 20Kg~25kg 作基肥。 9.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药剂消毒浸种。 9.3 播种育秧期与播种量 应按品种生育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旱育秧时间一般在 3 月 15 日左右,667 ㎡本田用种量 0.75 kg~1.0kg,秧龄期 30~35 天。 9.4 秧田管理 9.4.1 管水 旱育秧浇透底水;润湿育秧在秧苗一叶一心后浅水上厢。 6 DB5117/T 22-2020 9.4.2 施肥 秧苗三叶一心,667 ㎡施用腐熟的人畜清粪水 50kg 加尿素 8kg。 9.4.3 防病除草 三叶后防病(立枯病)、除草。 10 本田管理 10.1 翻耕整地、施足基肥 本田翻耕整地:翻耕深度为整个耕作层 15cm,耕耙 2 次,田面平整。 基肥使用:每 667 ㎡施用腐熟的猪牛粪 1000kg 加硅肥 25kg、45%三元复合肥 30kg~35kg。 10.2 移栽 带药移栽:栽秧前 3~5 天用三环唑等药剂喷施预防稻瘟病。 移栽规格:冬水(闲)田 3~5 叶小中苗等行栽植,采取 30cm×15cm 等行单株或 30cm×20cm 等行 双株两种规格栽插,4 月底前移栽结束;种植小麦、油菜的小春田一律实行(30+23)×20cm 宽窄行或 30×20cm 等行双株栽植,在 5 月 25 日前栽插结束。 基本苗:667 ㎡植株数≥1.2 万。 10.3 管水 移栽后 5 天内灌水 2cm~3cm 返青;5 天后浅水分蘖,提早晒田(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 80%左右), 晒至厢面起鸡爪裂,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期灌好养胎水;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干湿壮籽。 10.4 10.4.1 追肥 移栽后追肥 移栽后 5~7 天,每 667 ㎡追施尿素 5kg、硫酸钾 5kg 或氯化钾 3kg~4kg。 10.4.2 孕穗期追肥 每 667 ㎡追施磷钾肥 3 Kg~5Kg。 10.5 10.5.1 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 害虫防治 10.5.1.1 农业防治 灌水灭虫蛹,清明前灌水 5cm~7cm,保持 5~7 天。 7 DB5117/T 22-2020 健身栽培,增强抗虫能力。 10.5.1.2 物理防治 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色板等诱杀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10.5.1.3 生物防治 推广稻田养鸭(鱼)、释放赤眼蜂等生物治虫措施。保护利用稻田青蛙、蜘蛛等天敌资源。 10.5.1.4 化学防治 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用药防治。 在二化螟、

pdf文档 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达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达州市 第 1 页 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达州市 第 2 页 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达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20:5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