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35 ICS 65.020.20 B 30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ix lacryma-jobi cultivation 2020 - 08 - 24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4 实施 发 布 DB35/T 1917—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 1 4 选地与整地 ........................................................................ 1 5 播种 .............................................................................. 2 6 施肥 .............................................................................. 2 7 田间管理 .......................................................................... 3 8 病虫害防治 ........................................................................ 4 9 采收贮藏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福建主要栽培的薏苡品种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福建主栽薏苡品种种植方式 ........................................ 7 I DB35/T 1917—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省浦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 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应朝阳、邓素芳、李振武、李春燕、林忠宁、黄金星、陈恩、谢世勇、陆烝、 季彪俊。 II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薏苡(Coix lacryma-jobi)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选地与整地、播种、施肥、田间 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薏苡栽培种植与采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4 选地与整地 4.1 选地 宜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耕作层15 cm以上壤土或沙壤土。 4.2 开沟整畦 播种前10 d~20 d,先耕地除杂后开沟整畦。整畦前先开沟施基肥。单行种植连畦带沟宽100 cm~ 110 cm,双行种植连畦带沟宽160 cm~180 cm。 1 DB35/T 1917—2020 5 播种 5.1 种子准备 5.1.1 选种 根据种植区域,选择高产稳产适宜福建省种植的优良品种(福建省认定品种:龙薏1号、浦薏6号、 仙薏1号及翠薏1号,各品种特性及适宜区域参见附录A、附录B)。种子质量检验应按照GB/T 3543.3、 GB/T 3543.4、GB/T 3543.5和GB/T 3543.6的规定,要求纯度≥95%,发芽率≥80%,净度≥99%,水分≤ 13%。 5.1.2 种子处理 浸种催芽:播种前1周左右晒种1 d~2 d后浸种催芽。用60 ℃温水浸种30 min,捞出后用5%生石灰 水浸泡24 h~48 h,取出清水洗净后在温度27 ℃~30 ℃、湿度70%~80%的条件下催芽至露白后播种。 5.2 播种方式 5.2.1 直播 5.2.1.1 时间:4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播种,随海拔升高适当提早播种。各品种适宜播种期参见附录 B。 2 5.2.1.2 密度:株行距(40 cm~70 cm)×(80 cm~110 cm),或采用宽窄行种植,种植 1 000 穴/667 m ~ 2 2 000 穴/667 m 。各品种播种密度参见附录 B。 2 2 5.2.1.3 方法:穴播,穴深 3 cm~5 cm,每穴播 5~6 粒种子,用种量为 0.5 kg/667 m ~1.0 kg/667 m , 各品种具体用量参见附录 B,播种后盖细土 2 cm~3 cm 压实。 5.2.2 育苗移栽 5.2.2.1 苗床:畦宽 100 cm~150 cm,高 10 cm~15 cm。 2 2 5.2.2.2 播种:比直播时间提前 10 d~15 d,整畦撒播,播种量 45 g/m ~50 g/m ,播种后覆土,保 持苗床湿润。 5.2.2.3 间苗除杂:幼苗 3 叶 1 心或苗高 7 cm~9 cm、土壤湿润时间苗。去密留疏,拔去小苗、弱苗、 2 病苗和杂草,每 1 m 保持 400 株基本苗。间苗后追施 0.2%~0.4%的尿素水溶液。 5.2.2.4 移栽:播种后 25 d~35 d,苗高 15 cm~20 cm,叶龄 6~7 叶时移栽。株行距与直播相同, 每穴 3~4 株。 6 6.1 施肥 施肥原则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堆沤与无害化处理。化肥的施用应按照NY/T 496规定合理施肥,磷钾肥配施,控 制氮肥。有机肥和磷肥全部用作基肥,70%的氮肥、50%的钾肥作追肥。 6.2 施肥总量及比例 2 2 2 2 薏苡按280 kg/667 m 目标产量计算,需要纯N 15 kg/667 m ~20 kg/667 m ,P2O5 8 kg/667 m ~ 2 2 2 10 kg/667 m ,K2O 12 kg/667 m ~16 kg/667 m ,三者比例为1:0.5:0.8。 2 DB35/T 1917—2020 6.3 基肥 2 2 2 2 整地开沟时,施农家肥1 000 kg/667 m ~1 500 kg/667 m 、纯N 5 kg/667 m ~6 kg/667 m 、P2O5 2 2 2 2 8 kg/667 m ~10 kg/667 m 、K2O 6 kg/667 m ~8 kg/667 m 。 6.4 苗肥 2 2 2 4~5叶时,结合除草间苗,或移栽后10 d左右,施纯N 1 kg/667 m ~2 kg/667 m 、K2O 1 kg/667 m 。 6.5 分蘖肥 2 2 2 2 7~8叶或苗高30 cm~40 cm时,施纯N 3 kg/667 m ~5 kg/667 m 、K2O 2 kg/667 m ~3 kg/667 m 。 6.6 穗肥 2 2 2 2 15~16叶时,施纯N 5 kg/667 m ~6 kg/667 m 、K2O 3 kg/667 m ~4 kg/667 m 。 6.7 粒肥 2 2 2 2 开花期用KH2PO4 0.1 kg/667 m ~0.25 kg/667 m 或Na2B4O7 0.25 kg/667 m ~0.5 kg/667 m ,加 2 2 50 kg/667 m ~100 kg/667 m 水后进行叶面喷施。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补苗 直播苗长出3~5片真叶,土壤湿润时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4株,去多补少。 7.2 中耕除草 第1次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第2次除草,在苗高25 cm~35 cm进行浅耕;第3次除草,在苗高 40 cm~50 cm、植株封行时进行,结合培土,以浅锄为主。 7.3 水分管理 苗期、穗期和灌浆期要及时灌水,勤灌水、灌足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或沟灌后应排除畦沟积水。 分蘖后期应排水搁田,收获前10 d停止灌水。 7.4 摘除脚叶 苗株拔节停止后,摘除第1分枝以下的脚叶和无效分蘖。 7.5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每隔3 d~4 d,选择无风、晴天上午10:00至12:00,用竹杆或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上部, 人工扬花3~4次。 3 DB35/T 1917—2020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应用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优先,合理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 8.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为黑穗病(Ustilago coicis)、叶枯病(Bipolaris coicis);主要虫害为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a)。 8.3 农业防治 8.3.1 合理轮作 水旱轮作或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 8.3.2 清洁田园 及时从基部拔除病株、有虫株,带出田间深埋;收获后,将植株、落叶等集中处理。 8.4 物理防治 6月至10月成虫发生期,每公顷设置1~2台小型太阳能诱虫灯或15~30个糖醋液盆诱杀玉米螟、黏 虫成虫;田间每公顷悬挂玉

pdf文档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917-2020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11: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