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A 447 45 4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CCS DBB45/T 228 82—2021 持续续性低低温雨 雨雪冰冰冻事 事件的 的综合合强度 度评估估 方法 法 Com mprehensiive intensiity assessm ment methhod of persistent low w temperaature sleet freezing events e 2021 - 03 - 09 发布 发 广西壮 壮族自治区 区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2021 - 04 0 - 05 实施 实 发 布 前 言 — DB45/T 2282 202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虹、周秀华、何慧、覃卫坚、陈思蓉、谢敏、徐圣璇。 II — DB45/T 2282 2021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识别条件 和综合强度的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的气象、电力、交通、农业、林业和水文等行业的低温雨雪冰冻监测、预报、 评估和风险预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日平均气温 daily mean temperature 24小时的平均气温。 注: 本文件以一日中02时、08时、14时和20时4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定义为当日的日平均气温。以摄氏度(℃)为 单位。 3.2 日降水量 daily precipitation 24小时累积降水量。 3.3 注: 本文件以前一日20时至当日20时的24小时累积降水量定义为当日的日降水量。以毫米(mm)为单位。 气候平均值 climatic normal 3.4 历史同期平均值,气象要素最近3个年代的平均值。 注: 计算方法见附录A。 [来源:GB/T 33675-2017,2.2,有修改] 低温阈值 low temperature threshold value 3.5 低温的临界值或界限值。本文件统一取日平均气温4℃作为低温阈值。 冷湿指数(PT) cold wet index(PT) 表征某站冷湿程度的指数。 注: 以气温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强度表达冷湿程度。计算方法见附录B。 1 — DB45/T 2282 2021 3.6 单日强度指数(It) daily intensity index(It) 同一天日平均气温达到或低于低温阈值所有站点冷湿指数的累加值。 注: 计算方法见5.2.1,公式(1)。 4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识别 4.1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判定条件 广西区域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如连续4日有5个或以上站点日平均气温同时低于低温阈值, 且此期间满足单日强度指数I ≥10,则定义发生了一次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第5日起如果连续2 日不满足站数要求或单日强度指数条件,则事件结束。 t 4.2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开始日 满足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判定条件的第一天称为事件的开始日。 4.3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结束日 满足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判定条件的最后一天称为事件的结束日。 4.4 持续时间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开始日至结束日的总天数,记为D。 4.5 影响站数 满足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判定条件的站点总数,记为N。 5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5.1 冷湿指数(PT)计算方法 冷湿指数PT的计算方法见附录B。 5.2 强度指数 5.2.1 单日强度指数(It) 单日强度指数I 用以下公式(1)计算。 t It = ∑ PT Nt n =1 n ········································································ 式中: I ——单日强度指数; N ——第t日日平均气温≤4℃的站数; PT ——第n个站点的冷湿指数,计算见附录B,表B.1。 t t n 2 (1) — DB45/T 2282 2021 5.2.2 事件总强度指数(I) 事件总强度指数(I)是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所有站点每天的单日强度指数累计值。I 用公式(2)计算。 I = ∑I (2) D t =1 t ·········································································· 式中: I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总强度指数; D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持续时间; I ——第t日的单日强度指数,计算见5.2.1,公式(1)。 t 5.2.3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综合强度等级 事件综合强度划分为3级:一般、较重、严重。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综合强度等级 综合强度等级 指标 一般 事件总强度指数 I <200 较重 事件总强度指数 I ≥200 严重 事件总强度指数 I ≥200且事件中有4日及以上单日强度指数 It ≥50 (或者有6日及以上单日强度指数 It ≥40) 3 — DB45/T 2282 2021 附 录 A (规范性) 计算公式 A.1 气候平均值计算公式 Y= 1 N ∑Y N i =1 i ····································································· (A.1) 式中: ——N 为样本长度(本文件以最近 3 个年代的数据为气候平均值的基础数据,即 N = 30); ——Y 为第 i 个样本值。 i A.2 标准差计算公式 YS = 式中: ——N 为样本长度; ——Y 为第 i 个样本值。 i 4 1 N −1 ∑ (Y N i =1 i − Y )2 ····················································· (A.2) — DB45/T 2282 2021 附 录 B (规范性) 冷湿指数的计算方法 表B.1给出了冷湿指数PT的计算公式。 表B.1 冷湿指数 PT 计算公式 降水量P 冷湿指数PT 公式 PT = 当P ≥ P 时 当 2 < T ≤ 4 (单位:℃)时,取 a=0 当T 当0 < P < P 时 当 P = 0时 P +a T −T − PS TS ≤ 2 时,取 a=1 PT = PT = P T −T − PS TS T −T −P − PS TS 注1: PT——站点某日的冷湿指数; P ——站点某日的日降水量; T ——站点某日的日平均气温; P ——站点历史同期日降水量的气候平均值; T ——站点历史同期日平均气温的气候平均值; Ps——站点历史同期日降水量的标准差; Ts——站点历史同期日平均气温的标准差; a ——降水量修正参数。 注2:气候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 5 DB45/T 22882—2021 参 考 文 献 [1] ZHHANG H, QIN J, LI Y. Climatic bacckground of f cold and wet w winter in southern n China: part I obsservational analysis[J J]. Climatee Dynamics, 2011(37): 2335-2354.. [2] QIAAN X, MIAO Q, Q ZHAI P, et al. Cold– –wet spells s in mainlan nd China durring 1951–2 2011[J]. Natural Haazards, 2014, 74(2): 931-946. 9 [3] 陆 陆虹, 周秀华 华, 黄卓, 等. 等 华南地区 低温雨雪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J]. 生态学杂志 志, 2019, 38(1): 2377-246. [4] 周 周秀华, 陆虹 虹, 金龙, 等. 等 适用于我 我国华南广西区域冬季的冷 冷湿指数计算 算方法研究[J].灾害 学, 2019,334(2): 31-3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综合强度 评估方法 DB 45/T 2282―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DB45-T 2282-2021 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事件的综合强度评估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01:53: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