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1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2013-07-19发布 2013-12-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95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卫川、李伟东、郑腾、张伯强、肖琼、王武军、陈枝楠 GB/T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洲大蜗牛AchatinafulicaBowdich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非洲大蜗牛的检疫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贝壳shell 蜗牛的保护器官,为一螺旋形结构。贝壳可分为螺旋部和体螺层:螺旋部为内脏器官盘存之处,通 常可分为几个螺层;体螺层为贝壳的最后一个螺层,一般较大,容纳头部和足部。贝壳的形状和结构变 化极其复杂,是分类的基本依据。 2.2 膜膚epiphragm 蜗牛分泌的一种与壳口同样大小和形状的乳白色不透明粘液膜,用以封闭壳口。 2.3 腹足 ventralmuscularfoot 蜗牛的爬行器官,足腺位于其上,分泌无色粘液。腹足的形态常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异。 2. 4 齿舌radular teeth 软体动物特有的摄食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齿舌上小齿的形状和 数目,在不同种类间各异,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小齿组成横排,许多排小齿构成齿舌。每一横 排有中央齿一个,左右侧齿一对或数对,边缘有缘齿一对或多对。 2.5 片jaw 由外皮厚化而成,坚固,位于口腔前部。因种类不同,颚片的形状、构造和大小均不同,故也是分类 上的重要依据之一。 3非洲大蜗牛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褐云玛瑙螺。 学名:A.fulicaBowdich。 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玛瑙螺科Achatinidae, 玛瑙螺属Achatina。 非洲大蜗牛昼伏夜出,常隐藏在人们难以发现的地方,易于传播。其传播特点是不需要特定的寄 主,凡接触的物品均可传播。 非洲大蜗牛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A。 1 GB/T295762013 4方法原理 根据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状,在检疫现场肉眼观察,取得样本,室内测量与观察,根据形态 特征对种类进行判定。 5用具和药品 5.1用具 体视显微镜、放大镜、手电筒、塑料自封袋、广口标本瓶、4mm孔径筛、小铁铲、游标卡尺、塘瓷盘、 培养皿、镊子、剪刀、解剖刀、标签。 5.2药品 75%乙醇,5%甲醛、硫酸镁。 6现场检测 对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和货物实施重点查验。仔细检查运输工具、木质包装物、未经加工的植物性 材料等是否有蜗牛附着其上,非洲大蜗牛昼伏夜出,尤其要注意阴暗蔽光处的检查,用手电筒仔细寻找 依据。发现蜗牛标本,随时装入塑料自封袋或标本瓶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验鉴定。发现盆景等携 带土壤或其他细碎衬垫材料时,需过筛检查是否有卵或幼螺。 7实验室鉴定 7.1测量观察 用游标卡尺测量蜗牛贝壳的壳高和壳宽、卵粒长和宽。用肉眼或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仔细观察卵 和螺的形态特征。 7.2玛瑙螺属Achatina鉴定特征 贝壳呈长卵圆形,具有圆锥形的螺旋部,胚螺层2~3个,圆锥形,光滑;壳口呈卵圆形。壳轴下面呈 截断状。肺相当粗壮,肺脉管无大的分枝,但具有稠密的侧枝;颚片具有稠密的螺纹;齿舌中板窄,侧板 具有大的尖角,并有一外齿尖。在缘齿上无特殊的内齿尖。阴茎无独特的鞘。牵引肌是一条右触角肌。 卵小且多。 7.3非洲大蜗牛A.fulica鉴定特征 7.3. 1卵 卵粒(参见附录B中图B.1)圆形或椭圆形,有石灰质的外壳,色泽乳白色或淡黄色,卵粒长 4.5mm~6.5mm,宽4.0mm~5.0mm。 7.3.2贝壳 7.3.2.1成螺 成螺(参见附录B中图B.2)贝壳大型,壳质稍厚,有光泽,呈长卵圆形。壳高130mm,壳宽54mm。 GB/T29576—2013 有6.5~8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螺旋部呈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其高度约为壳高的四分之三。壳顶 尖,缝合线深,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带焦褐色雾状花纹,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续的棕色 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各螺层的螺纹与生长线交 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贴覆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肼 眠部。轴缘外折,无脐孔。 7.3.2.2幼螺 幼螺(参见附录B中图B.1)贝壳个体较小,壳质薄,易碎,形态特征与成螺贝壳基本一致。 7.3.3螺体 螺体(参见附录B中图B.3)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面呈灰黄色,粘液无色。螺体色泽 变化很大,一般为黑褐色,但也有白色且能稳定遗传的变异品种,螺体色泽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其齿 舌结构为:中央齿1枚,侧齿27枚,缘齿35枚,侧齿有3个齿尖。幼螺螺体在外部形态上与成螺无多大 差异。 7.3.4膜 SAG 幼螺和成螺均无,将该螺置于无食物和水分的环境中,则会进入休眠形成膜。膜的内缘成 “<”形,外缘成弓形,轮廓与外套领的形状相吻合。 8结果评定 以贝壳形态为基本鉴定依据,螺体和膜庵形态为辅助鉴定特征,并注意与近似种鉴别(参见附录 C),符合7.3.2或同时符合7.3.2、7.3.3、7.3.4形态特征的蜗牛鉴定为非洲大蜗牛A.fulicaBowdich。 单独查获的卵粒符合7.3.1形态特征,需通过孵化和饲养试验,做进一步的鉴定。 9标本处理和保存 9.1标本处理 将蜗牛置于盛满水的瓶中,盖上瓶盖,进行闷杀,蜗牛在慢慢室息的死亡过程中,逐渐伸展身体;或 逐渐加人少量硫酸镁,进行麻醉闷杀。 将闷杀后伸展的蜗牛标本置于5%的甲醛溶液中浸泡1d~2d,然后在75%的乙醇溶液中固定,每 隔1d~2d换1次乙醇溶液,共换3~4次,便可长期保存于75%的乙醇溶液中。 9.2保存时间 经处理后的标本,至少妥善保存6个月。 3

pdf文档 GB-T 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GB-T 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GB-T 29576-2013 非洲大蜗牛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2-11 17:31:02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热门文档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