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020 T 0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The protection of the occupants in the event of a lateral collision 2006-01-18发布 200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20071—2006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3 3. 1 车辆型式 3. 2 乘员舱 3.3 R点 3. 4 H点 3. 5 燃油箱容量 3. 6 横向平面 3.7 保护系统 3.8 保护系统型式 3. 9 基准质量 3.10 整备质量 3. 11 移动变形壁障 3.12 碰撞块 3.13 移动车 要求 4. 1 般要求 性能指标 4.2 4.3特殊要求 5车辆型式的变更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动车座椅位置的“H"点和实际靠背角确定程序 附件I三维“H"点装置描述(3-DH装置)... 附件Ⅱ三维坐标系 附件Ⅲ有关乘坐位置的基准数据 附录B(规范性附录)碰撞试验程序 附录C(规范性附录) 移动变形壁障的特性和检验 16 附件I碰撞块的设计 21 附件IⅡI背板的设计 附件Ⅲ通风框架 25 附件IV静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 26 附件V动态试验的力-变形曲线 28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部分试验 30 附录E(规范性附录) 侧碰撞假人的技术规定及安放程序(I) 32 附录F(规范性附录) 侧碰撞假人的技术规定及安放程序(Ⅱ) 43 附录G(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ECER95章条编号对照表 GB 20071—2006 前言 本标准第4章、第5章及附录A至附录F的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R95(包括01系列增补,02系列增补及02系列建议) 《关于机动车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保护的统一规定》(英文版)。 本标准与ECER95的主要技术性差异有: 考虑到我国人体参数和车型特点,在附录B.5.5.1座椅调节一节中,参照日本保安基准第18 条款内容,本标准增加了相应的调节方法。 一考虑到我国目前生产M1车型比较混杂的实际情况,本标准同时采用附录E规定的EuroSID I假人和附录F规定的EuroSIDⅡ假人,试验和评价允许任选一种假人。 一由于我国标准体系和欧洲法规体系的形式差别所致,本标准删除了ECER95中有关认证申 请、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志、车型修改、产品一致性、产品非一致性的处理等内容 为便于使用,对于ECER95法规,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法规”改为“本标准”; 增加资料性附录G。 本标准在附录G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ECER95法规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关于本标准实施日期的建议: a)对于新定型的车辆: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b)对于在生产车型: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开始实施。 建议本标准附录C中关于蜂窝铝的材料和规格的规定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36个月开始实施。 c)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汽车系,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 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君、王阳、刘玉光、白鹏、孙振东、朱西产、吴卫、李维菁、张金换、黄世霖、 郑祖丹、鲍臻炜、贾宏波、肖利寿、李三红、凌毅、李义明、叶晰海、鲁付俊、郑设、赵鸿、冯星野、侯飞、沈海东、 孙浩、朱晓冬。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1范围 形壁障及侧碰撞假人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其质量为基准质量时,最低座椅的R点与地面的距离不超过700mm的Mi和Ni类 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166道路车辆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14167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ISO6487道路车辆碰撞试验测量技术仪器设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车辆型式 vehicletype 指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差异的机动车辆: 3.1.1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车辆长度、宽度和离地间隙; 3.1.2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乘员舱侧壁的结构、尺寸、轮廓和材料; 3.1.3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乘员舱外形和内部结构尺寸以及保护系统的型式; 3.1.4发动机的位置(前置、后置和中置); 3.1.5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整备质量; 3.1.6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选装件和内饰件; 3.1.7对本标准规定性能有不利影响的前排座椅型式和R点位置。 3. 2 乘员舱 passengercompartment 容纳乘员的空间,由顶盖、地板、侧围、车门、玻璃窗和前、后舱壁板或后排座椅靠背支撑板围成。 3. 3 R点 Rpoint 车辆制造商规定的基准点,其: 3.3.1根据车辆结构确定; 3.3.2正常驾驶位置处于最低、最后位置时驱干/大腿旋转点(H点)的理论位置或由车辆制造商对每 一乘坐位置给定的位置。 1 GB20071—2006 3. 4 H点 Hpoint 由本标准附录A中附件I规定。 3.5 燃油箱容量 capacity of the fuel tank 车辆制造商规定的燃油箱的容量。 3.6 横向平面 transverse plane 垂直于车辆纵向中垂面的垂直平面。 3.7 保护系统 protective system 对乘员起约束和/或保护作用的装置。 3.8 保护系统型式 type of protective system 在下述主要方面无差异的保护装置的类型 a)技术特性; b)几何尺寸; c) 组成材料。 3. 9 基准质量 referencemass 车辆的整备质量加上100kg(侧碰撞假人及其测量设备的质量)的质量。 3. 10 整备质量 unladen mass 处于行驶状态的车辆的质量,不包括驾驶员、乘员和货物,但燃油箱加人占总容量90%的燃料,并 带有适用的随车工具和备胎。 3. 11 移动变形壁障 mobiledeformablebarrier 用于撞击试验车辆的装置,由移动车和碰撞块组成。 3.12 碰撞块impactor 安装在移动变形壁障前部的可变形部分。 3. 13 移动车 trolley 带有车轮的框架结构,可对着撞击点沿纵轴自由行驶。其前端用于安装碰撞块。 4要求 4.1一般要求 车辆按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应在驾驶员侧进行。 若车辆侧面结构不对称,且差异影响到侧碰撞性能时,由制造商和检测机构协商按照4.1.1或 4.1.2的规定进行试验 4.1.1碰撞试验在驾驶员侧进行,车辆制造商应向主管部门提交与驾驶员侧性能一致的资料。 4.1.2鉴于车辆结构特性的原因,试验在驾驶员侧对面侧进行,但需要主管部门明确授权。 2 GB20071—2006 4.2性能指标 4.2.1车辆按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碰撞试验后,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1头部性能指标(HPC)应小于或等于1000;当没有发生头部接触时,则不必测量或计算HPC 值,只记录“无头部接触”。 4.2.1.2胸部性能指标: a)肋骨变形指标(RDC)应小于或等于42mm; b)黏性指标(VC)应小于或等于1.0 m/s。 4.2.1.3骨盆性能指标:耻骨结合点力峰值(PSPF)应小于或等于6kN。 4.2.1.4腹部性能指标:腹部力峰值(APF)应小于或等于2.5kN的内力(相当于4.5kN的外力)。 4.3特殊要求 4.3.1在试验过程中车门不得开启, 4.3.2碰撞试验后,不使用工具应能: 4.3.2.1打开足够数量的车门,使乘员能正常进出。必要时可倾斜座椅靠背或座椅,以保证所有乘员 能够撤离; 4.3.2.2将假人从约束系统中解脱出来; 4.3.2.3将假人从车辆中移出, 4.3.4在不增加乘员受伤危险的情况下,允许出现因永久变形产生的脱落。 4.3.5在碰撞试验后,如果燃油供给系统出现液体连续泄漏,其泄漏速度不得超过30g/min;如果燃 油供给系统泄漏的液体与其他系统泄漏的液体混合,且不同的液体不容易分离和辨认,则在评定连续泄 漏的泄露速度时记入所有收集到的液体。 5车辆型式的变更 5.1影响结构的任何变更,应通知认证主管部门,如座椅、内饰件数量和型式、安装方式以及影响车辆 侧面能量吸收的机械部件和车辆控制装置的位置变更等。主管部门应采取下列处理方式之一: 5.1.1认为已作的变更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车辆仍满足要求;或者 5.1.2要求检测机构提供进一步的试验报告: 5.1.2.1如果车辆结构外形发生变化,或基准质量发生超过8%变化,则由主管部门判断其变化是否 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以确定是否按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重新进行试验 5.1.2.2如果检测机构与车辆制造商协商后,认为车辆型式的变更不需要重复全部试验,则可进行部 分试验,条件是基准质量的变化不超过8%或前排座椅数量不变。座椅型式或内饰件的变化不必重复 全部试验。部分试验方法可参见附录D。 3 GB20071—200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机动车座椅位置的“H”点和实际靠背角确定程序 A.1目的 本附录所述程序用于确定机动车中一个或几个乘坐位置的“H”点和实际靠背角,以及检验测量数 据与车辆制造厂给定的设计技术要求之间的关系。 A.2定义 就本附录而言: A.2.1基准数据 某一乘坐位置的下列一个或几个特征。 A.2.1.1“H”点和R点以及它们的关系。 A.2.1.2实际靠背角和设计靠背角以及它们的关系。 A.2.2三维H"点装置(3-DH装置) 用于确定“H"点和实际靠背角的装置(见图A.1)。对该装置的描述见本附录附件I。 A.2.3“H"点 按下面A.4的规定安放在车辆座椅中的3-DH装置的躯干与大腿的铰接中心。“H”点位于该装 置两侧“H”点标记钮中心线的中点上。理论上“H"点与“R点一致(允差见A.3.2.2)。一旦按A.4规 定的程序

pdf文档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第 1 页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第 2 页 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2-09-21 09:33:56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