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_27. 120 F 4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929—2011 代替GB11929—1989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贴存厂房设计规定 Regulations for designing storage building of high level radioactive liquid waste 2011-12-30发布 201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1929—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贮存厂房 贮槽 5 6 放射性废物管理 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辐射安全与监测措施 9 应急考虑 10 退役考虑 GB 11929—201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1929—1989《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本标准与GB11929—1989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GB18871代替了GB4792及GB8703;增加了EJ588、EJ849、EJ877、 EJ/T681、EJ/T938、EJ/T939; 删除了“术语”章节; 一删除了“厂址选择”章节; 在总则中强调了“高放废液贮存厂房属于后处理厂的一部分,应与后处理厂在同一厂址建设” (见3.1); 增加了厂房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要求(见4.1); 将原标准中的附录A取消,表格内容移入本标准的4.3.1,并作了相应修改; 增加了厂房通风系统设计要求(见4.3.4); 一 将原标准中的10.1、10.2、10.3的内容移入本标准的4.3“贮存厂房设计原则”中,作为4.3.5、 4.3.6、4.3.7,并作了相应的修改; 增加贮槽补水和补酸装置(见5.1.9); 一 增加了贮槽的酸度检测要求(见5.2c)); 增加了第6章“放射性废物管理”,增加了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考虑,并将原标准中的9.1.4、 9.1.5的内容移人此章(见第6章); 一第7章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按照EJ/T681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将原标准中的8.1 “最大可信事故”与8.2“事故的预防”合并作为本标准的7.1“安全分析”,相关内容进行了精简 和完善,增加了编制安全分析报告的要求(见7.1.3); 第8章根据GB18871及EJ849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 第9章“应急考虑”在原标准的第10章“应急措施”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原标准的10.1~10.3 移入本标准的4.3,本章内容主要考虑设计阶段对应急的考虑; 根据EJ588增加了“退役考虑”(见第10章); 删除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思凡、卢涛、陈勇、刘郢、逐迎春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 GB11929—1989。 1 GB 11929—2011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贴存厂房设计规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之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贮存厂房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EJ588核燃料后处理厂退役辐射防护规定 EJ/T681核燃料后处理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与内容 EJ849核燃料后处理厂辐射安全设计规定 EJ877核燃料后处理厂安全设计准则 EJ/T938核燃料后处理厂通风与空气净化设计规定 EJ/T939核燃料后处理厂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准则 3总则 3.1高放废液贮存厂房属于后处理厂的一部分,应与后处理厂在同一厂址建设,并且靠近高放废液建 造设施,避免远距离输送。 3.2设计应保证运行安全、可靠和实用,尽量减少二次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和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 放量。 3.3设计工作中应进行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3.4厂房设计应保证辐射安全,并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3.5在贮槽设计时,应全面分析影响临界安全的各种因素,如有必要,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以保 证临界安全。 3.6厂房设计应满足抗震以及其他防御外部事件的要求。 3.7设计应满足应急和退役的要求。 3.8设计应制定质量保证大纲。 3.9设计应明确规定贮槽的设计使用期限。 3.10高放废液贮存厂房的设计,还应遵循GB18871、EJ588、EJ849、EJ877等设计相关规定。 4购存厂房 4.1存厂房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分级 为确保核安全功能的实施,应对高放废液贮存厂房的建(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划分安全等级,并根 1 GB 11929—2011 据安全等级确定抗震分类、质量保证分级和设计、制造、采购要求。分级原则见EJ/T939。 4.2贮存厂房组成 4.2.1贮存厂房工艺系统组成 高放废液贮存厂房的工艺系统应包括以下部分: a) 高放废液贮槽及废液输送设备; b) 高放废液贮槽搅拌系统; c) 高放废液冷却系统; d) 高放废液贮槽稀释空气及工艺排气处理系统; e) 其他辅助系统。 4.2. 2 贮存厂房建筑物 4.2.2.1混凝土屏蔽设备室 所用的高放废液贮槽及其带有放射性的辅助工艺设备都应设置在有足够屏蔽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设 备室内。 4.2.2.2工艺管沟及阀门室 输送放射性废液的管道、阀门均应布置在带屏蔽的工艺管沟及阀门室内 4.2.2.3覆面及集液坑 放射性设备室、阀门室及工艺管沟应衬覆面,并应选择耐腐蚀、耐辐照、易去污的覆面材料,覆面底 部应做成一定坡度并在最低处设集液坑。 4.2.2.4安装检修区 为了安装、检修放射性设备,应设置安装检修区。 4.2.2.5工艺控制间及其他辅助用房 包括各专业(水、暖、电、气等)用房,卫生闸门等。 4.3贮存厂房设计原则 4.3.1高放废液贮存厂房的布置应按照GB18871标准,将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 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同时按照E849的规定,根据辐射水平和可能污染的程度,再将控制 区划分为三个子区,即绿区、橙区和红区,白区为监督区。各区应有合理的气流组织和负压要求,具体分 区原则见表1。 4.3.2高放废液存厂房应遵循纵深防御原则设计。其中多重屏障主要包括贮槽和管道系统、设备室 不锈钢覆面、混凝土设备室、厂房通风系统等。设备室应该设在能承受整个构筑物的重量,渗透性小和 具有较高放射性核素吸附能力的岩土上,保证贮槽的安全。 4.3.3高放废液贮存厂房的设计应按照单一故障准则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即假设在一个系统的任一 单个部件失效的情况下,仍能正确地完成预定的系统功能 N GB 11929—2011 表1厂房分区原则 序号 特 厂房内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区域 征 人流控制 监督区 (通常不需要专门 放射性厂房内不接触 的防护手段或安全 白区 进入本区的工作人员一般不 放射性工作的区域,一般 措施的区域,但需要 (非放射性工作区) 需要更换工作服 无污染 经常对职业照射条 件进行监督和评价) 人员全班停留本区也 绿区 是安全的,有出现表面沾 本区入口设立卫生通过间 (操作放射性工作区)」 污和气溶胶污染的可能 性,但能及时发现和消除 控制区 人员不经常停留的区 (需要和可能需要 橙区 域,检修人员需经辐射防 进入此区的人员应经过卫生 专门防护手段或安 3 (放射性设备维修区) 护人员的允许才能进入 全措施的区域) 闸门及空气闸门 工作 直接存放放射性物质 平时不允许人员进人,只有经 红区 的区域,平时外照射很 过全面去污,在剂量人员严密监 (放射性设备区) 强,污染严重 督下,才能进人本区检修 4.3.4厂房通风系统设计应遵照EJ/T938的规定。 4.3.5贮槽应设置独立的应急冷却系统,在正常冷却水供应中断时,保证贮槽内的废液温度仍低于 60℃。 4.3.6厂房内应设置应急压空,保证正常压空供应中断时贮槽内空气的氢气浓度仍低于控制安全下限 4.1%(体积百分比)。 4.3.7厂房内应设置应急电源,保证外来电源中断时,工艺冷却系统、主要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及控制室和进出通道照明的需要。 SAG 4.4贮槽设备室 4.4.1设备室设计要求 4.4.1.1设备室应埋设在地面以下。 4.4.1.2设备室内应衬以不锈钢覆面,应采用全覆面的形式。为了保证覆面的施工质量,设计中应规 定覆面的焊接质量和焊缝检查要求。 4.4.1.3设备室覆面底部应做成一定坡度并在最低处设集液坑。 4.4.1.4设备室集液坑处应设置转送泄漏废液及设备去污废液的设备 4.4.1.5设计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进入设备室,切断所有可能来源的通道,防止贮槽被浸 泡而漂浮。 4.4.1.6设备室顶板上应设置足够的观察孔以及事故情况下应急仪器设备出人口。 3 GB11929—2011 4. 4. 2 设备室检测要求 4.4.2.1设备室集液坑应设液位信号计,信号计应满足多重性或多样性的要求,以便及时发现贮槽的 泄漏。 4.4.2.2设备室应设置气溶胶检测装置。 4.5贮存厂房的维修 倒往备用槽, 4.5.2除大型高放废液贮槽外,其他工艺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应具有检修更换的措施。 5贮槽 5.1贮槽设计要求 5.1.1贮槽及其槽内构件的材料应根据其内部物料的特性选用耐腐蚀金属材料 5.1.2贮槽应有备用。备用槽的设计要求与贮槽相同,并且应与最大使用槽容积相同。 5.1.3贮槽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抗震要求,并留有足够的腐蚀裕度。 5.1.4贮槽内应设冷却装置,并满足百分之百的备用。 5.1.5应及时稀释和排出贮槽内的辐解氢气、槽内保持负压状态,使槽内空气中的氢气体积浓度低于 4.1%。 5.1.6贮槽内应设有搅拌装置,搅拌方式和强度应尽量避免槽底固体沉积物板结。 5.1.7应设有可靠的取样装置,应在不同深度取样,确保能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 5.1.8 贮槽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试样挂片,以满足多次取样要求,包括母材及焊缝试样,作为在役检查 措施之一。 5.1.9贮槽应设置补水和补酸的装置。 5. 1. 10 贮槽的底板和侧壁的焊缝应100%进行X射线透视检查。 5. 1. 11 应保证贮槽内压力异常情况下对贮槽的保护。 5.1.12 贮槽内应设清洗装置,以便贮槽退役。 5.1.13 应制定质量保证大纲,对贮槽的材料、加工制造、安装、调试的质量和检验提出具体的要求。 5.2贮槽内部检测要求 贮槽内要求选用耐辐照、耐腐蚀、可靠性高的一次仪表,并应满足定期检查、检修、更换的要求。对 一些重要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液位、氢气浓度等应设置多重性或多样性

pdf文档 GB 11929-2011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11929-2011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 第 1 页 GB 11929-2011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 第 2 页 GB 11929-2011 高水平放射性废液贮存厂房设计规定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2022-09-20 10:34:04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