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 010 F 01 G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910—2009 代替GB/T15910—1995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Monitoring and testing for energy saving of heat-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2009-10-30发布 2010-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5910—2009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5910一1995《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本标准与GB/T15910—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疏水阀漏汽率作为主要监测项目; 细化了对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的要求; 增加了疏水阀漏汽率计算与测试方法的规定; 一 增加了对环境风速和环境温度的要求; 增加了对节能监测结果的评价; 一 增加了报告格式,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监察信息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定国、陈海红、李爱仙、胡秀莲、陈晓萍、张管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5910—1995。 GB/T15910—2009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考核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供热、用热单位的蒸汽和热水输送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insulation layer 管道及附件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4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项目 4.1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检查项目 4.1.1供热管网和用热设备及附件不得有可见的漏水或漏汽现象 4.1.2热力管道及附件的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外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50C的管段及公称直径D≥80mm的阀门、法兰等附件,除工艺生产 上不宜或不需要保温的部分外,均应进行保温; b) 保温材料的选用应符合GB/T4272规定; c) 保温结构不应有严重破损、脱落等缺陷; d) 室外热力管道保温结构应有防雨、防湿及不易燃烧的保护层; e) 地沟内敷设的热力管道不得受积水浸泡。 4. 1. 3 系统主要设备、管道等应采用固定式保温结构,法兰、阀门等应采用可拆式保温结构。 4. 1. 4 热力输送系统中产生凝结水处应安装疏水阀,并保持完好;不得用淘汰产品,也不得用阀门代替 疏水阀。 4.2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SAG 4.2.1 保温结构表面温升,包含对如下参数的测定: 保温结构的外表面温度; b) 测点周围的环境温度; c) 测点周围的风速。 4. 2.2 疏水阀漏汽率。 5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5.1测试工况 测试应在热力输送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 1 GB/T15910—2009 5.2测试时间 监测测试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h;除去需要化验分析的项目以 外,测试项目参数每隔15min一次,取算术平均值做为测试结果。 5.3测试仪表 监测所用仪器仪表应能满足项目测试的要求,仪表应完好,在检定周期以内,准确度不低于2.0级。 5.4保温结构表面温升的测试 5.4.1保温结构表面温升测试参数包括: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测点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测点周围的 风速。 5.4.2测试应在供热管网和用热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 5.4.3测试应在供热管道和用热设备投入运行不少于8h后,且供热管道和用热设备内介质参数基本 保持稳定1h后开始。 5.4.4室外测试应避免在雨、雪天气下进行,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周围其他热源的辐射影响,否则应 加遮阳装置,且稳定1h后再测试。 5.4.5测试时测点周围风速不应大于3.0m/s。 5.4.6在热力主干管道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段作为测试区,每个测试区段其长度不得少于20m,沿 测试区长度均勾布置5个测试截面,其中1个测试截面应布置在弯头处,否则应增加1个弯头测试截 面;每个测试截面沿管道外表周长均匀布置4个温度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 5.4.7环境温度测点布置:架空管道测试应在距离测试截面保温结构外表面1m处;敷设在地沟中的 管道测试应在测试截面的管道与沟壁之间中心处。 5.4.8风速测点位置与环境温度测点相同。 5.5疏水阀漏汽率的测试 5.5.1把通过疏水阀的凝结水和泄漏蒸汽的混合物排入盛冷水的计量桶中,测出混合物的恰值,用热 平衡法计算疏水阀漏汽率,见式(1): A= :(1) D ibq-i 式中: △———疏水阀漏汽率,用百分数表示(%); D。——疏水阀在测试期内的漏汽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D 疏水阀在测试期内的排水量,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i一一汽水混合物的熔值,单位为干焦每干克(kJ/kg); ib 疏水阀前压力下饱和蒸汽的焰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i—疏水阀内凝结水的焰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由阀前蒸汽压力和凝结水的温度确定。 5.5.2测试用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应为0.5℃,测试压力表的准确度应为1.5级。 6考核指标 6.1保温结构允许最大表面温升,根据管内介质温度和测试环境下的风速范围用表1或表2数值线性 内插确定。 表1常年运行的热力输送系统的保温结构表面温升的最大允许值 管内介质温度 测点附近风速 C m/s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5 8.3 13. 3 16. 6 20.1 23.4 26.7 30.0 >0. 5~1. 0 6. 1 9.8 12.3 14. 8 17.3 19. 7 22.1 2 GB/T15910—2009 表1(续) 管内介质温度 测点附近风速 c m/s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 0~1. 5 5.5 8. 9 11. 1 13.4 15.6 17.8 20.0 >1.5~2. 0 5. 2 8. 3 10. 3 12. 4 14. 5 16. 5 18. 6 >2.0~3.0 4.9 7. 8 9.7 11.8 13.7 15. 6 17.5 注:在不能准确确定测试区管内介质温度时,管内介质温度可采用系统进口介质温度 表2季节运行的热力输送系统保温结构表面温升最大允许值 管内介质温度 测点附近风速 c m/s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5 16.6 23. 4 29.1 35.0 40.0 44.1 >0.5~1.0 12.3 17. 3 21.5 25.8 29.5 32.6 >1. 0~1. 5 11. 1 15. 6 19. 4 23.3 26.7 29.4 >1.5~2.0 10.3 14. 5 18. 0 21.7 24.8 27. 4 >2.0~3.0 9.7 13.7 17. 0 20. 5 23. 4 25. 9 6.2 疏水阀漏汽率应小于3%。 结果评价 7.1本标准规定的热力输送系统监测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考核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监测机 构应以此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全部监测指标均合格方可认为节能监测结果合格。 7.2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机构应做出能源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监测报告格式见附 录A。节能监测不合格超耗能源量计算方法见附录B。 3

pdf文档 GB-T 15910-2009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安全标准 > 国标 >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5910-2009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第 1 页 GB-T 15910-2009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第 2 页 GB-T 15910-2009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2023-02-13 02:23:04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网站域名是多少( 答案:github5.com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热门文档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